小军有些紧张,吞咽了下口水道:"能不能把料槽分散开,挂在不同高度的竹子上?鸡群为了吃食就得跳来跳去,这样肉质更紧实!"

    "不错!"李建明拍手叫好,"这正是运动式饲养的精髓!"

    好似收到了鼓舞,小军再接再厉,抬起手臂指着西侧方向:"那边竹子稀疏,是不是可以设沙浴区?鸡最喜欢沙浴了,还能除寄生虫。"

    江晚柠看着两个年轻人侃侃而谈,嘴角不自觉上扬。

    五人深入竹林勘察,小杨的小板凳在铺满竹叶的地面上划出浅浅的痕迹。

    遇到陡坡时,他双手一撑,借力竹竿轻松"跃"上去,动作比拄拐杖的李建明还利索。

    "小伙子,你这身手了得啊!"李建明喘着气追上他,"我年轻时可没你这本事。"

    小杨不好意思地挠头:"在福利院抢饭时练出来的。"

    一句玩笑话,却让众人心头一酸。

    站在高出往下望去,李建明看向江晚柠道:"我建议采用"大群体、小单元"的饲养模式,把十亩竹林划分成五个轮牧区。"

    "每个单元2亩?"江晚柠一头雾水,表示不懂。

    两辈子加起来,她也是头一次养鸡。

    "没错。"李建明在图纸上画着方格,耐心解释道,"每个单元用18米高的尼龙网围起来,网眼直径不超过5厘米,既能防鸡外逃,又不影响通风。"

    "鸡舍要架空设计,离地60公分。采用轻型钢结构,屋顶用彩钢板,倾斜度30度便于排水。"他在本子上边计算边标注,"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不超过8只,2000只鸡需要约250平方米的鸡舍面积。分成五个单元,每个单元50平米。内部要设置栖架,每只鸡至少25厘米的栖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