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细心准备食材就可以了。张紫云一听,高兴得差点不知道东南西北,这么荣耀的事儿居然让自己赶上了,这多亏了戈辉啊,要是没有戈辉,自己哪有今天啊,他从心底里感激戈辉。
感激的结果,全部体现在行动上了,从此,他为禁卫军办事更卖力了,自掏腰包都再所不昔。
3月14日,所有的烈士遗体都被安放进棺材里了,老河滩上的墓碑也全部写完刻完,在大操场上临时搭建了巨大的灵堂。
能联系到的阵亡士兵的家属也全部来到八角台军事基地,士兵的家属都知道自己的儿子或弟弟阵亡了,心情都十分的悲痛,但是让他们十分意外的是,为什么要请他们来。以前当兵的死了就死了,家属可能几年后才知道消息,可是现在不但在几天内就知道消息了,还被接到了八角台,总督大人到底想干什么,有很多家属心中都在想这个问题。
3月15日,戈辉和张紫云在八角台三十里外迎接光绪皇帝驾临。第9师43团的护送任务也到此结束了,团长王松并没有直接带兵回去,他要带着全团参加完葬礼再回去。王松对这次护送光绪皇帝一点不感冒,在他看来,光绪皇帝远不如戈总司令,光绪皇帝怕洋人,但戈总司令从来就不怕洋人。
光绪皇帝第一次来到东北,来到东北的一个乡下小镇,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大镇子了。光绪不是第一次离开北京,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他跟着慈禧太后一起逃出北京,向西逃跑,一路上也路过很多的镇子,但是从来没有一个镇子向八角台这样有种完全不同的气象,老百姓的穿着,房屋的建造形式,街道等,都和他在别的地方看到的不一样。从锦州港区上岸开始,很多就不一样了。
光绪的近身太监年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以及户部主事王廷钧,还有她的夫人秋谨,也是第一次来八角台镇。在锦州港区,他们就被一个全新的城市震撼不已。路过被大火烧毁的锦州县城,他们再次被震撼了,有些地方好像还在燃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正停下来。今天来到八角台,他们看到了一个简直如世外桃源的地方。没想到在戈辉的治下,连乡下的小镇都这么漂亮。
醇亲王载沣是第二次来八角台,三年前他来过一次,那时八角台还很小,但很干净整洁。三年后,他再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