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大军士气气势如虹,不可力敌。”
“需派一得力干将,断其粮道,方可灭其士气,我国亦可反败为胜。”
“不知诸位将领,谁愿领军断其粮道。”
李成桂,高声问道。
“末将愿领军断其粮道!”
边安烈当即出列道。
“好,由边安烈将军率领精骑八千,突袭明军粮道。”
李成桂下令道。
“是将军!”
边安烈应道!
……
边安烈率领骑兵绕开朱棣大营,一路朝着明军后勤辎重队袭去。
据探报,明军后勤队已至平壤。
边安烈一路狂奔至平壤城外林间。
“启禀将军,平壤百姓们纷纷出城,帮助明军修路!”
“探子回报,朱棣每下一城,便令城中百姓修路,百姓们争先恐后的参与修路!”
一位偏将,禀报道。
“啊?”
一众将领闻言,一脸愕然。
“修路?”
“修的哪门子路?”
边安烈一头雾水。
虽然高丽国力不济,无法和大明相提并论,路况也不是太好,但探报称明军火炮是可以通行的。
慢是慢了点,但是也不至于朱棣大费周章的修路啊。
修路那可是劳民伤财的举动,看这样子,朱棣已然将打下来的城池当成大明的地界。
虽说朱棣一路高歌猛进,但怎么就如此笃定他必胜呢,要修路好歹也要等高丽灭亡之后再说吧。
此刻修路,可不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举动吗?
边安烈想不明白,朱棣既然能够战胜纳哈出二十万大军,怎么能够做出这等事情来。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藏好了,本将亲自去看看!”
边安烈当即下令道。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平壤的百姓为何会踊跃参与修路?
明军入侵高丽,百姓们不反抗也就不说了,还争先恐后的帮助明军。
难道不应该是明军胁迫他们修路,因而明军亦需要浪费大量的军力的看守高丽百姓们吗?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