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改制三年间,各类案件,尤其是贪污案的数量远远超过贤相时期,甚至一度达到了上百倍。”
“而且,其中多是巨贪,甚至是自上而下祸及整个朝堂的郭恒案和胡惟庸案。”
刑部尚书,呂宗艺,开口道。
“启禀陛下,在贤相在位期间,我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即便是在东南沿海,虽偶有倭寇出没,但各地均未发生叛乱、造反案件。”
“反观在陛下改制期间,三年内民变案件,数十起。”
“这是兵部出兵的次数对比,请陛下过目。”
“还有这是冯胜率军征云南的战报以及秦王,晋王,燕王三王征伐的战报对比。”
“三王出兵二十余万,却未曾有伤亡,反观冯胜大军,伤亡较多。”
“且,取得的战果,远远不如三王。”
兵部尚书,赵本沉声道。
“启禀陛下,这是边关贸易额对比,贤相已命人将陛下改制期间的私市交易额统计出来。”
“这期间,逃避的税收,多达三千万两!”
户部侍郎,紧接着出列道。
“启禀陛下,自我大明开国,在贤相的政策下,从未发生过兵员逃窜的案件,反观陛下改制期间,非但兵员难以征召,多以罪犯充军,以此引来更大的兵员逃窜案件。”
“凡是改制之地,几乎都发生了兵员逃窜的例子。”
“甚至直隶大军,竟然溃逃四万多人。”
“简直不堪入目。”
……
“启禀陛下,自从海禁实施以来,我大明海疆百姓度日如年,纷纷选择出海逃亡,以求生机。致使我大明损失的税收不计其数,已无法统计。”
“启禀陛下,远洋船队李景弘上报,在南海诸夷各地,均发现不同规模的大明商人、沿海渔民,我大明流失人口多达十几万。”
“陛下,这是各地官府呈报上来的民事案件对比……请陛下过目。”
“陛下……”
“……”
奉天殿上,官员们,人人有话说,人人有本上奏。
每一道奏本,都让人触目惊心。
前后反差属实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