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个人都能寻思明白的事情,怎么朱标就看上了这个十取一的税收,以及朱十一的一系列政策。
现在讨论的问题,根源就在三十取一,还是十取一。
那肯定以十取一的税收,朝廷有钱干这干那的,反观三十取一,自然做不到很多事情。
“父皇,叔父在立国之际便于父皇说过,三十取一看似好,可劳役、徭役、兵役,却是异常繁重。”
“让百姓们按照十取一的税收政策,实际上将这些劳役徭役兵役都摊派在百姓们身上,朝廷为参加劳役的百姓们发放高额月钱,亦是等于将多收的钱财回归于民啊。”
“而且,叔父说过,想要发行纸币,那就必须要有两种方式作为宝钞稳定的保证,一是我大明的公信力,二是我大明国库的金银保证。”
“如今物价上涨,百姓,官员怨声载道,这等于我大明的公信力已然荡然无存,大明公信力日渐减弱,毫无公信力可言。”
“想要继续发行宝钞,唯有充斥我大明国库,叔父管这个叫什么来着……”
“奥对,叫准备金!”
“如此一来,才能使我大明宝钞有了足够的保证,百姓才愿意用!现在无足够的准备金,继续保留宝钞有何意义?不都是一张废纸吗?”
“儿臣觉得叔父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有钱能使鬼推磨,唯有官员们有高福利的诱惑,我大明的行政效率才能提升上来。”
“朝廷有了钱,指挥百姓,方能如有臂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