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快穿大明:我成了当朝宰相 > 第19章(2/4)
种作物难免会发生变化,也许百姓早不养蚕改种水稻了,但百姓还得交丝绸,换成银两,反而不影响。”

    朱标,据理力争道。

    反观,朱元璋的国策,朝廷里的皇亲国戚、官僚贵族、勋贵子弟、进士举人们都不用种地交粮。

    百姓们的税收又很低,那么劳役,兵役,势必转嫁到百姓的头上。

    表面上百姓缴纳的很低,实际上,算上劳役兵役以及各种工程,算下来,还不如十取一,然后参见劳役打工赚钱呢!

    “银两,银两,你怎么和朱十一一样,钻到了钱眼里去了!”

    “百姓收成多少,咱三十取一,收纳实物,如此一来,不就是可以减轻百姓负担。”

    “反而缴纳银两,百姓还要售卖粮食,这其中又被多少投机倒把的商人赚了去,到头来,百姓没钱,朝廷没钱,反而商人一个个富得流油!”

    “这成河体统?”

    “咱重申一遍,商户就是贱民,士农工商!”

    “可不是朱十一所谓的齐头并进,美名其曰百花齐放,实则是造成商人富可敌国,百姓越努力越贫穷。”

    朱元璋,皱着眉头,喝道。

    现在他听见银两就烦。

    但凡涉及到商人的环节,他就火气大的不行。

    张士诚,沈万三,不都是商人吗?

    两者暗中勾连不清。

    难道朱十一要养出来一万个沈万三,才行吗?

    商人乃是利字当头,大发国难财的例子数不胜数。

    岂能将商人地位提升起来?

    朱十一甚至规定商人的子嗣可以考取功名,游历四方,想去哪就去哪,美名其曰什么收取过路税。

    这特么的不就是让商人到处串连,到处拉帮结派,然后振臂一呼,下一个张士诚出来了?

    还有,凭什么他老朱家的子嗣也要上税,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让子女过得好一点不行吗?非要上税。

    这是什么道理!

    最可恨的是朱十一允许藩王子嗣到处游玩,这不就是给藩王造反营造了可以勾结朝廷命官的良好沃土了吗?

    见到朱标竟然不考虑这些,仅仅是看重那点银两,老朱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