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212章 凿空者(1/4)
    建元三年春,长安的桃花刚落尽,张骞在未央宫前殿第一次见到刘彻。十六岁的皇帝穿着黑色朝服,腰间悬着柄断剑,剑鞘上的“汉”字刻痕里还沾着血——那是上个月平定闽越时留下的。“听说你通胡语?”刘彻盯着他腰间的匈奴式皮囊,眼神像鹰。

    张骞叩首时,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他想起在陇西做郎官时,曾跟着商队去过月氏,见过大漠里的海市蜃楼,也被匈奴人追得躲进胡杨林中。“臣曾在匈奴左部做过质子,”他抬头,“能识水草,辨方向。”

    刘彻忽然起身,展开墙上的羊皮地图。西域诸国的名字用朱砂标着,大月氏、乌孙、楼兰,像撒在黄沙上的红豆。“朕要派人去西域,”皇帝的指尖停在大月氏的位置,“找他们一起打匈奴。你敢去吗?”

    殿外传来风沙打在窗棂上的声音。张骞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妻子绣的并蒂莲,离家时被他塞进皮囊。“敢。”他听见自己说,声音比想象中沉稳,“但需带些中原物产,以示诚意。”

    刘彻笑了,露出犬齿:“早给你备好了。丝绸、漆器、茶叶,还有”他拍了拍手,几个武士押着个蓬头垢面的人进来,“堂邑父,匈奴射雕手,给你当向导。”

    那匈奴人盯着张骞腰间的皮囊,忽然用胡语骂了句。张骞听懂了,是“叛徒”的意思。他想起在匈奴帐中,堂邑父曾教他射大雕,两人分食过一只烤黄羊。“他会说汉话,”刘彻说,“你们路上有的聊。”

    出长安那天,妻子追到城门口,塞给他一包苜蓿种子:“听说西域的马爱吃这个。”她的眼睛肿得像桃,鬓边的桃花簪子歪了,那是他去年从胡人商队买的。张骞接过种子,触到里面还有块硬饼,用帕子包着,上面印着她的指纹。

    河西走廊的风像刀子。堂邑父骑着骆驼走在前面,忽然举手示意停下。张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见远处的沙丘上,匈奴的斥候像黑点般移动。“右贤王的部众,”堂邑父用胡语说,“他们换了新的狼头旗。”

    一行人躲进石缝里,听着匈奴人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张骞摸了摸藏在骆驼鞍下的符节,竹制的节杖已经磨得光滑,顶端的牦牛尾在风沙中掉了不少毛。他想起刘彻临别的话:“持此节,如朕亲临。”

    被俘是在一个月圆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