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一个固定方向,不就能解决军队在大雾中迷路的问题了吗?
风后兴奋地回到营帐,立刻开始绘制设计图。他结合自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设计出了一种带有齿轮和木人的装置。风后认为,通过巧妙的齿轮传动,无论车子如何转动,都能让木人的手始终指向一个固定方向。
设计图完成后,风后召集了部落中最优秀的工匠,开始制造这个装置。他们选用了坚固耐用的木材,精心雕刻每一个部件。风后亲自监督制作过程,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经过数日的努力,一个初具雏形的指南车呈现在众人面前。
然而,当第一次试验时,指南车却出现了问题。木人的手在车子转动时,无法稳定地指向一个方向,而是随意摆动。风后并没有气馁,他仔细检查了每一个部件,发现是齿轮之间的咬合不够紧密,导致动力传递不稳定。于是,风后和工匠们对齿轮进行了重新打磨和调整,增强了齿轮之间的契合度。
经过多次调试和改进,指南车终于制作完成。风后再次进行试验,他推动指南车在营地里转圈,无论车子如何转向,木人的手始终坚定地指向南方。风后大喜,立刻将指南车呈献给黄帝。
黄帝看到指南车的神奇功效,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他迅速下令,让军队装备指南车。此时,涿鹿战场上的大雾依旧弥漫,黄帝的军队在指南车的指引下,迅速重新集结,稳定了阵脚。
凭借着指南车,黄帝的军队在大雾中找到了方向,成功地组织起反击。他们按照预定的战术,从不同方向对蚩尤的军队发起攻击。蚩尤的军队原本以为黄帝的军队在大雾中已陷入绝境,此时面对突然有序反击的黄帝军队,顿时惊慌失措。黄帝的军队士气大振,奋勇杀敌,逐渐扭转了战局。
在指南车的帮助下,黄帝的军队在涿鹿之战中取得了优势。黄帝抓住时机,乘胜追击。蚩尤虽奋力抵抗,但已无力回天。最终,蚩尤的军队溃败而逃,黄帝取得了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涿鹿之战的胜利,为黄帝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风后发明的指南车,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因素。黄帝对风后大加赞赏,风后也因此在部落中威望大增。
战争结束后,风后并没有满足于指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