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家的日子,确实都过起来了。”
就算是没有跟着去做生意的,在村里都接到不少活儿做,全家老少齐上阵的,赚到的钱也不算少,足以弥补那些受了灾的粮食,还能有钱过个肥年。
“可不是好过嘛,我进村后,就见到好些人都穿的新棉衣,要是日子难过,哪有钱置办棉衣。”有没有钱,看装衣打扮就知道。
杜青娘听得一阵笑:“你还真是目光如炬啊!”
“那可不,干我们这一行的,要的就是这份眼力,嘴皮子再能说,那也得说到点子上。”花媒婆有些得意。
“你在村里走了一趟,可有说成几门亲事没有,我们村好些小伙子都到年岁了,家里父母也挺着急的,赶着现在农闲,说成了就能把亲事办了。”
以前是家里要么没钱,要么就是别的原因不好说亲,现在大家手里都挺宽松的,说亲也出得起聘礼,比以前的成功率更高。
“去了好几家,听他们那意思,也是想快点能帮儿子娶房媳妇回来,只是说孩子不在家,还得跟他们商量一下,完全没有自己拿主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