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他依旧还是选择了留下儒家。
赵凌并没有立刻允诺,而是目光冷清地打量着扶苏。
对赵凌而言,如今朝堂已稳,儒家是灭是留皆可。
他所说的灭,还真不是人头滚滚,仅仅是断儒家传承。
让儒家门生去学其他学派也是没问题的。
嬴政焚书坑儒之后,实际上就有不少儒家门生改投门庭,开始研读法家学说,
他又不是神经病,倒也不至于一言不合人头滚滚。
赵凌回过头,目光再次扫过孔鲋等人。
众人再次叩首:“望陛下息怒,允儒家参与编撰《万民典》。”
赵凌久久不说话,常奉府内,好似被阴雾所笼罩,众人的项上都被架了一把利刃。
这便是赵凌要的效果。
他要的是听话的儒家,而不是一天天连皇权都不放在眼里,叫嚣着什么圣人之学大过天的穷酸腐儒。
良久,赵凌已经想好了晚上吃什么,这才沉声道:“允长安候所奏!儒家继续参与编撰《万民典》。”
孔鲋等人心中巨石才就此落下,高呼:“谢陛下!”
赵凌挥了挥衣袖,道:“都起来吧,听长安候讲讲,如何融合诸家学说。”
扶苏收敛了心神,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缓缓说道:“臣以为,将儒家学说与阴阳学所结合,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扶苏直接将阴阳家和法家的学说用来强化儒家的观点,先是提出后世才该出现的三纲五常。
以仁、义、礼、智、信,作为普遍道德准则,与三纲共同构成社会伦理框架。
赵凌笑吟吟地看着扶苏,这些观念他当然是知道的,冯瑜便是他教出来的,等的就是这天。
那群穷酸腐儒不能接受这些观点,扶苏倒是接受得快,而且还能侃侃而谈,看来是放在了心上。
扶苏见赵凌露出笑容,便觉得赵凌与他的观点该是相同的,随后又道:“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善!”赵凌直接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