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亲自露面,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今晚便是那两人的死期。

    必定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章邯还决定杀人之后,将两人的罪证都给找出来。

    二公子乃明君,但底下的人总是阳奉阴违,章邯追随始皇帝多年,这样的事情,他也是见怪不怪了。

    郡守和刘长卿此时在郡守府中还想着两人的政绩,却不知某人已经对他们多次动了杀意,还给他们安上了狗官和奸商的名头。

    章邯去得快,回来得也快。

    嬴政还站在原地,双手负于身后,连姿势都没有变过,他还在细细琢磨赵凌的每一条政令。

    这位千古一帝的君王并不迂腐,他做每一件事都是谋而后定,想过后果的,

    密探离开之后,嬴政的脑中直接开始推演赵凌 那些繁杂的政令施行之后,大秦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推演之前,嬴政只当赵凌是离经叛道。

    但细细推演之后,赵凌的每一条政令之间似乎都有联系,嬴政双眸时而晦暗不明,时而精光闪烁,仿佛陷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当中。

    赵凌并未完全重用儒家,而只是利用儒家教百姓识字。

    让天下百姓都识字,势必会让百姓荒于耕地,但若是让六至十岁的孩童习字,那再过十年,大秦的年轻人岂不都能识字?

    十岁以上的人想要习字,需完成耕地开荒任务,习字能得粮食,那百姓会更加卖命地耕地开荒。

    这个期间,西文彦近乎以散尽家财的形势供给孩童。

    嬴政又好气又好笑,西文彦那只老狐狸竟然被赵凌拿捏得死死的。

    宣纸的确能赚钱, 但那可是赵凌弄出来的东西。

    三年之内,西文彦的确可以赚个盆满钵满,但三年后呢?

    赵凌将他的塑像立于咸阳城中,刻碑立传,名留青史。

    供养孩童却不是三年的事,到时候他可就骑虎难下了。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立下宏愿,塑像可就立在那里,西文彦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赵凌若是三年后让别人卖纸呢?

    整个西家的生死皆在赵凌的一念之间。

    西文彦、白祁、孟巍然三人成为商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