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那庸王殿下要什么?\"
婉宁将帕子按在他掌心,鲜红的血印里莲花与丽妃旧衣如出一辙,\"是继续让太妃照顾你?\"
雨声忽密,赵邺看见自己三年前的《孝经》摹本摊在案头,朱砂圈出的\"慕邺\"二字刺得眼疼。那日丽妃握着他的手教运笔,凤仙花汁染红的指甲刮过宣纸,在\"邺\"字捺脚处留下印记。
\"本宫倒好奇,\"婉宁指尖拂过经卷上相同的印记,\"太妃抄经时,可曾想过这些批注会出现在御史台案头?\"
赵邺踉跄扶住屏风。
\"阿姐好算计。\"
\"我算计什么?\"婉宁将玉佩系回他腰间,\"明日早朝,这批经卷会锁进司礼监密阁——当然,若阿弟喜欢,本宫不介意让它们出现在大殿之上。\"
\"赵婉宁!\"赵邺大声吼道。
\"叫这么大声做甚,还有不要直呼我的名讳,庸王,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赐你庸王称号吗?\"
婉宁挑眉看向赵邺。
烛火在《尚书》拓片上投下窗格阴影,长公主婉宁用鎏金护甲敲着\"弗庸亟之\"几个字。
案上摊着皇帝赐给赵邺的诏书,朱批写着要这位亲王效仿汉代河间献王,像众星拱卫北极星般辅佐君主。
婉宁翻开《汉书》,河间献王传记里\"恪守儒道\"的句子被朱砂划了红线,要知道献王刘德身处诸侯王权力被削弱的景帝武帝时期,但他以学术自保。
抢救先秦文献,复原先秦礼制,保存先秦雅乐,推崇儒学不涉及政治争斗,避免了其他诸侯王如淮南王刘安的覆灭命运,还被汉武帝感叹,河间王可谓彬彬君子矣!
“记得三天前太庙祭祀,礼部给你准备的祭器比亲王规格少了八件?”婉宁反问道。
赵邺的脸色瞬间发白,他以为是礼部疏忽了,没想到……少年亲王攥紧绣着皇家纹样的衣袍,青铜灯台晃出不安的光影。
婉宁见他沉默不语\"唐玄宗给擅长音律的弟弟岐王李范无数赏赐,唯独不许他参政。史书记载岐王府种满梧桐——\"她推开窗,月光照亮院里新移栽的七棵梧桐树,\"后来岐王暴毙,玄宗哭得罢朝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