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不便是只容一人走。
卫姮是姐姐,自然走在了第一,岁姐儿和思哥儿中间,最后才是仪哥儿。
跟随的几位年轻媳妇则走在最前面,一面走,一面指着山下的宅子告诉卫姮姐弟,这是哪家,那又是谁家。
快要走到小亭时,指着一处白墙黑瓦的三进宅子,道:“那处便是老族长府上,府邸还是三年前圣上拨的银子,知府派了县衙里的工匠建成的呢。”
“本来说要建四进院宅子,老族长说不宜铺张,两进的宅子足矣。七叔也上了折子,说建两进院便成,圣上不依,最后改成三进院落。”
哪怕是三进的宅子,也是整个卫底一族最为气派的宅子。
同时亦可见了卫宗源圣眷正浓。
卫姮是知晓七伯父有多么得圣心,拨国库给七伯父建老家的宅子也是丝毫不意外。
仪哥儿兄妹三人则找到了大二房两进院的宅子,岁姐儿欢喜道:“二姐姐,你看那边……、那边是不是大二房的老宅啊。”
年轻媳妇们笑着道: “岁姐姐好眼力,正是大二房的宅子呢,还是二老太爷在世时建的,听家中长辈说当年也是极好的宅子呢。”
“前些年一直无人守着破旧了许多,十一叔回到族里后,出了几十两银钱修葺了几处,又换了屋顶的瓦,刷的生漆,瞧着有人气多了。”
宅子需得人养,人养着便不容易破败,如今大二房一家子大大小小地住着,桃红在新岁时挂了红灯笼,瞧着确实也是气派。
正说着,山头传来脚步声。
卫姮不禁抬头看去,看到两位白发苍苍的长辈,一人背着一捆湿答答的柴禾,一步一颤艰难下山。
“哎哟,是远伯……”
年轻媳妇们一眼认识是族里哪位长辈,同卫姮他们大二房的关系远了些,出了五服的长辈。
仪哥儿、思哥儿已经飞快走上去,伸出并不强健的双手,试图拿过两位老者背着的柴禾。
远伯却连连摇手,嘴里啊啊啊地,很是惶恐拒绝。
“仪弟,思弟,快回来。”
两人速度之快,是让媳妇们吓了跳,赶忙唤人回来,另一位嫂子则道:“远伯两夫妻都是天生哑疾,说不得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