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帖,沈昭璃起身往外走去。

    觅宁等人见状,也连忙跟上。

    穿过小花园,远远便见犹如空谷幽兰般清雅女子,款款而来。

    身着紫绡翠纹罗裙,满头青丝挽成单螺髻。

    六件式翠玉莲花银缠丝头面,即贵气也不显繁复,清丽动人。

    周清韵福身行礼,声音温雅,语气却有些生硬。

    “臣女周清韵,给长乐殿下请安。”

    沈昭璃一愣,笑容僵在脸上,仍是伸手将人扶起来。

    “静宜,你这般可是在戳我心窝子。”

    周清韵抬眸瞧着沈昭璃:“能戳长乐公主心窝子的,不是只有丞相大人?”

    听出周清韵话中的怨气,沈昭璃忙挽住她的胳膊,语气温软。

    “好静宜,从前是我不识好歹,就别同我置气了。”

    周清韵盯着沈昭璃瞧了会儿,叹了口气。

    “不识好歹的是他谢玉珩。”

    “你可知此番,整个玉京都在瞧你笑话?若这次你仍执迷不悟,我可真不管你了。”

    “我周清韵没你这般没骨气的手帕交。”

    沈昭璃神色认真,眼底一片清明冷傲。

    “静宜,我同谢玉珩从今往后,再无瓜葛。”

    “三月后,我便要和亲北凉,你能不计前嫌来找我,我很高兴。”

    周清韵一愣:“和亲北凉?你…”

    沈昭璃轻笑,打断了周清韵胡思乱想。

    “我是自愿的,大靖与北凉的形势,想必你是清楚的。”

    “和亲一事,势在必行,这是我身为大靖长公主的责任。”

    周清韵抿着红唇,清雅面上有些复杂。

    她气沈昭璃堂堂一国公主,却耽于情爱,浪费年华。

    可私心里,更不愿好友牺牲自己,换取和平。

    偏偏她最是了解沈昭璃,做了决定,便不会回头。

    三年前心悦谢玉珩一事如此,而今和亲北凉亦是如此。

    “你既要嫁,便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沈昭璃轻笑,心头微暖。

    “放心吧,本宫可是太傅大人最得意的弟子。”

    二人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