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中,也有真正被“雇佣”的牧民,是华夏的牧民去教导那些新人,应该怎么样放牧,他们的家在华夏,签订的合同,是带领这些牧民,度过一个冬天,等到第二年草长出来的时候,合同就结束了,雇佣关系也结束了。

    他们选择游牧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华夏的支持的话,是难以建城的,光靠这些贵族,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西部开发团能够放牧但不游牧,是因为有华夏的支撑,并且西部开发团也要打造成为一个向西部发展的跳板城市,不可能让他们去游牧。

    至于未来怎么让这些游牧的人,去就医,去让孩子上学……只能说先这么过着吧,他们尚且不能熟练放牧,就不要谈那么遥远的问题了。

    而这和西部开发团扯上关系,是因为策发现,想要让西部开发团的畜牧业大力发展,现在这种放牧模式,未来几年之后就不行了,草场虽然大,但是牛羊数量多了,一天活动的范围内,很快就能吃干净了。

    想要真的扩大规模,就两个选择,要么圈养,人去收割,运输草料给牛羊吃,要么也选择游牧,相比之下,游牧好像成为了一个最合适的选择。

    所以在策的规划下,他把西部开发团的领地范围,划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几块牧场,隔一段时间,就把牛羊赶向下一个牧场去,但是呢,每一个牧场,也必须像现在的西部开发团一样,有足够坚固的圈,还有可以供足够多人居住的房屋,除了躲避雨雪长期居住外,还能够抵御野兽。

    这么一来,就有点像村落的感觉了,但是因为人口数量的原因,不可能有人在那一个地方长住,只能是让职业牧民去短暂的住上几十天,然后移动到下一处牧场。

    这期间,他们的孩子也能够继续在学校学习,而且每一个牧场和西部开发团驻地之间,相隔的也不是特别远,骑上牛,两天时间都可以到,可可惜没有马,不然能够更快。

    这样一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每一个小牧场,和那些贵族的领地之间的距离,就无限缩小了,大家相互联系,或者是相互帮助,就更加的简单了。

    他们虽然是被贵族雇佣的牧民,不在西部开发团的管辖之下,但他们说到底也是华夏的人,作为整个西部唯一一个有着正式建制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