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看着她穿着正合脚的鞋子,笑道:“如今在岐南,我也不再是什么段夫人,你也砚洲都忙着,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所以便跟着冯嬷嬷一起纳鞋。”

    “等织布机修好后,我就跟着嬷嬷一起学织布,这里虽然不如京城繁华,但是只要我们一起齐心协力,一定能将日子过好。”

    林书棠听着她的话,心里一时暖暖的。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二房一家上上下下,连带着奴仆都和善谦让。

    林书棠有些能明白,为什么在野史上,即便没有她,二房一家被流放到岐南,将来以后能带兵回京城翻身做主。

    一家人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可以抵万金。

    说到织布机,林书棠突然想到昨夜在贺王府搬来的一台织布机。

    估摸着是他当初从奚抢来的,当作战利品放在府里。

    林书棠灵机一动,说道:“娘,我记得这县衙里还有一台织布机。”

    姜氏一愣,“还有一台?”

    “可我听言县令说,只有那一台老旧破败的织布机。”

    林书棠起身道:“就在后院,一间柴房内。”

    她说着,大步朝后院走去,“娘,你随我来瞧瞧。”

    姜氏忙跟了上去。

    林书棠先行一步来到柴房,将贺王府那台织布机放出来。

    等到姜氏来时,正巧见织布机,欣喜不已,“还真有!”

    冯嬷嬷也赶来,瞧着笑道:“我们平日里极少到这柴房来,没想到这里竟还有一台织布机。”

    “等明日,我和春香一起将这织布机移到前院。”

    姜氏笑着点了点头。

    林书棠微松口气,看着她们欢喜的模样,自己也跟着开心。

    随着夜色渐深。

    林书棠趁着众人都睡下后,来到种植空间。

    只见段砚洲上次种的西红柿都熟了,一个个红扑扑的。

    她连忙拿菜篮子全部采摘下来。

    只种了一小块地,竟然摘了满满三篮子的西红柿,够他们吃上一个月。

    这种植空间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厉害,不仅成熟快,而且长得果子也大。

    这些西红柿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