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通这么快急着完婚,也跟董卓有关。

    王通就是担心董卓给自己主婚,这才赶在董卓进入长安之前,赶紧把婚礼给办了。因为一旦由董卓给自己主婚了,那他以后造董卓的反,就容易遭到世人的诟病。

    至于什么时候造董卓的反,王通有自己的规划。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要有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王通现在这一万五千多军队,还绝大部分都是董卓给的,并没有完全听命于王通。

    这个时候造反,别说军队太少,更别说军中有多少人是董卓的探子。就算是现有的基层将领,甚至包括华猛、华雷、华锋,都可能会倒向董卓。

    其二,要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地盘。

    没有自己的地盘,在造反之后就连个退路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发展了。

    其三,钱粮。

    王通其实也盯上的董卓的钱财和粮食。

    在原本的历史上,董卓在郿县修了一座小城,号称“三国第一堡垒”,名叫郿坞。

    史载:“郿坞城堡离长安城约250里,由25万人用数月时间筑成。城郭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选民间美女800人实其中,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

    先说金玉珠宝有多少。

    董卓这次迁都,贵重的金玉珠宝就有6000多车,接下来还会在关中长安挖帝王将相的陵墓,其财富数量难以计数。

    再看粮食……“积谷为三十年储”!

    假设是指5万人吃30年的粮食,就算是每天每人05斤粮食,再加上喂养战马所需粮食,这个数字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备注:数学课代表在哪里?帮忙算一下。)

    所以,在王通的计划中,有一个目标便是夺郿坞之财,促自己发展。

    ……

    如今,听到董卓想为自己主婚,王通暗自庆欣自己有先见之明,赶在董卓到达长安之前已将婚事办完。

    心里这样想,口中却向董卓称谢道:“多谢相国厚爱。末将也是想到相国国事繁忙,日理万机。又加上岳父催促,这才没有等待相国来长安便答应了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