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要写三首?”

    “要不,十首也行!”

    “够狂,就依你,三首!”

    卫仲道恶狠狠地说道:“你若是输了,得吃三坨屎,还得倒立着吃!”

    ……

    接下来就是蔡邕和王允等人出题。

    蔡邕出的是以“酒宴”为题;王允出的是以“忠义”为题;杨彪出的是以“征战”为题。

    卫仲道看完题,将绢布铺好,手执毛笔,低头苦思。

    王通看完题,微微一笑。

    拿起笔来,在绢布上奋笔疾书,不消片刻,便写出了三首,然后,站起身来,当众念道:

    第一首:《将进酒》

    作者,王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念到这里,已经有很多人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王通这首诗的前几句会如此气势恢宏,意境高远。不过,也有人觉得这跟酒宴无关,关键还得看下面如何转折。

    却见王通端起酒杯晃了晃,又接着念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好!”

    座中有人开始叫起来。这一段在前一段的基础上一个转折,不仅与前几句连接得很好,还气势非常豪放。

    王通没有理睬他们,又接着念道:

    “蔡夫子,王司徒。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一口气将“将进酒”念完。

    满座皆惊!

    这么经典的诗句,这么多字,怎么可能一气呵成?蔡邕等人尽皆瞪大了眼睛,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王通。

    卫仲道也愣在当场。

    手拿着笔晃了晃,连墨汁掉到绢布上都不知道。

    忍不住心里想道:这不可能,一定是请人事先写好了的。因为赴宴这种事,以酒宴为题是常有之事。很多人在赴宴之前,就都会提前准备。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