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房子?”
“对啊,就是那种安置房嘛。”他说。
我就问的更深了一些:“大哥,那你们的安置房是修在哪里?”
“安置房就靠近大学城那些位置呗,我也是估计的,他们说差不多就在那儿,也不可能给我们太好的地段,但是也不会太差。
妹子,我听你这个口音不是贵阳的?应该是遵义的吧?”
“对,遵义的。”
“怎么?嫁到我们花溪来的?”
他往后视镜看一眼,再问。
“没有。我就是过来跑工作的。”
“哟,这边还有工作呀?什么工作呀?”他的好奇心也很足。我就以工作的名义和他聊:“老板派我过来踩点儿,看看哪里的人流量多一点,看看哪里好卖东西。”
他眉头一皱,问我卖什么东西?我自然和他说了。他又问我是什么豆腐乳什么牌子的?
我和他实话实说。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牌子呢?”
其实这个也不意外,毕竟我的市场还没开到这些地方来。目前也就只有那两个卖场在卖我的货。
这还是看在王浩的面子上。要不是有他,说难听一点,销量稍微不好就会面临被撤掉下架的危机。
但我也不气馁,反正一开始的路总是艰难又迷茫的,但只要坚定,坚定一个方向努力往前走总会有看到光点的那一天。
“因为我们就是新出来的产品呀,所以才想着把市场打开嘛。大哥,你能不能帮帮我跟我说的具体一点?花溪这一带……你应该特别熟吧?”
这是来自对男人的吹捧。
他果然上道,直接一句“开玩笑!那是当然了,整个花溪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有什么是我不清楚的?你问我就是问对人了”后,对我慷慨解囊:“说吧,你想问什么?!”
“花溪的人流量主要还是集中在步行街那一块。民大和贵州大学西校区都在那。那边有集市,说实话现在我们这边规划没有城区那么严谨,想卖点东西推个摊儿都能搞定,其实没那么复杂。”
“一会儿我拉你逛一圈,再回到人流量最多的地方来,到时候你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