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是黄金十万两、战马十万匹,只有达到这个数目,方可进行朝贡贸易。”
“朕身为大明皇帝,决不会做亏本买卖,我大明的威严与利益,容不得丝毫侵犯!”
杨廷和领命退下,心中暗自佩服皇帝的睿智与果断。
大殿内,群臣再次陷入议论。
有人赞叹陛下决策英明,有人则暗自揣测鞑靼方面得知此要求后的反应。
而朱厚熜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望向大殿之外。
在这之前,大明朝所谓的朝贡贸易全部都是亏本的,而且是巨亏。
实行所谓的厚往薄来,就是当冤大头。
这还都算不上是贸易逆差,完全就是送钱给敌人花。
在朱厚熜的心中,若国力更为强盛一些,便要精心挑选一员大将,率大明将士挥师北上,彻底剿灭鞑靼。
将那广袤的草原之地,尽数纳入大明的版图,让大明的旗帜在每一寸土地上猎猎作响。
在朱厚熜看来,北方蛮夷就像悬在中原帝国头顶的一把利刃,一日不除,中原便一日不得安宁。
唯有斩草除根,才能永绝后患。
他设想,将草原上的野蛮人全部清除,对于那些女眷,则迁往内地安置,如此方能保得边境太平。
至于那片被草原覆盖的土地,气候苦寒,本就不适合百姓居住,倒不如暂时搁置。
不过,朱厚熜目光长远,他深知那里地下潜藏的丰富矿藏,如石油、煤炭之类,皆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
到时再行开采,必能为大明带来无尽的财富与发展动力。
反观鞑靼,现在的局势很凄惨。
他们眼见大明帝国兵强马壮,军备精良。
若是再像以往那般南下0元购,无疑是以卵击石。
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下身段,寻求与大明帝国进行贸易。
毕竟,草原之上物资匮乏。
一旦天气转冷,食物短缺,便会有大量人口和牲畜在饥寒交迫中死亡。
只是,当鞑靼使者听闻大明皇帝朱厚熜的要求后,不禁心如死灰。
10万两黄金、10万匹战马,这简直是天文数字,一旦答应,必将把鞑靼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