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想着,待辽北大城彻底竣工,便即刻将王阳明调回京师。
王阳明年纪也不小了,辽北天寒地冻,长居于此,恐会加重他的身体负担。
于公于私,都该让他回到更适宜的环境任职。
在朱厚熜和文武百官的注视下,乔宇满含感激。
缓缓跪地,向着皇帝行三叩首大礼,声音哽咽,谢主隆恩。
礼毕,两名太监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起乔宇。
一左一右,扶着他缓缓迈出大殿。
乔宇一步三回头,眼中满是眷恋与不舍。
他深知,这一去,便要彻底告别这熟悉的朝堂。
大殿之内,议事继续。
杨廷和再次稳步出列:“陛下,鞑靼昨日派遣使者千里迢迢赶赴京师,呈贡黄金两万两、战马一万匹,并表示愿意向我大明朝称臣纳贡,发誓永不南下袭扰边关。”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要知道,自太祖皇帝当年将北方的游牧部落赶回草原。
这许多年来,他们一直与大明对抗,烧杀抢掠,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这些曾经骄横的北方蛮夷竟主动服软,主动称臣纳贡。
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怎能不让众人震惊。
杨廷和待议论声稍歇,双手恭敬地呈上鞑靼新首领俺答的书信。
朱厚熜接过书信,展开细阅,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前世所了解的历史。
他深知,这个俺答绝非等闲之辈,能力丝毫不逊于前几任鞑靼小王子。
此人如此身段柔软,突然称臣纳贡,绝不可能是真心实意,背后必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厚熜思索片刻后,开口道:“这个俺答,朕实在难以信任。”
“诸位爱卿,北方蛮夷为祸已久,必须永久铲除,只是当下我大明朝帝国内部还有诸多要事亟待解决,一时无法全力征讨。”
“杨廷和!”
“微臣在!”
杨廷和赶忙上前,恭敬地躬身一拜。
“你去告知鞑靼使者,让他回去告诉俺答,要向天朝上国称臣纳贡,所给之物太少。”
“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