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十五岁的新帝竟能给予他如此机遇!
他费了好大劲才压抑住内心如汹涌波涛般的情绪,连声道:
“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朱厚熜续道:“刘爱卿,你现任礼部尚书,朕交付你一道旨意,由你牵头重修大明律!”
“律法乃国之根本,你可听明白了?”
刘健闻言,震惊不已!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少年天子登基后的第一道旨意竟是重修大明律!
在他看来,这等见识与气魄,简直可与那文韬武略的始皇帝相媲美!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推行一系列律法改革,奠定了大一统帝国的根基!
如今,朱厚熜刚登基便意识到律法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这等远见卓识,乃万民之福!
“微臣遵旨,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
刘健心中澎湃难平,他仿佛看到了帝国中兴的希望!
遥想当年,武宗同样15岁登基,可每日沉迷于玩乐,不理朝政!
与眼前这位朱厚熜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天子如此英明睿智,大明必将繁荣昌盛!
前往天坛的銮驾稳稳行进在京城的大道上,车轮滚滚。
道路两旁,百姓们纷纷跪地,不敢抬头直视这尊贵的队伍。
唯有敬畏与好奇交织的目光,偷偷从低垂的眉眼间透出。
朱厚熜坐在车辇之中,透过车窗,看着这略显凋敝的京郊景象。
内心已经做出了决断:暂且不动农业。
天下士族在农业领域盘根错节,根基深厚得如同千年古树,根系深深扎入帝国的土地。
此时对农业下手,不仅会遭到士族们的强烈抵制,且于充盈国库而言效果不佳。
他知道,如今国库存银仅有区区50万两。
这点银子,在偌大的帝国面前,实在是杯水车薪。
下半年,甚至连朝臣的俸禄都难以发出。
堂堂大明帝国,竟窘迫至此……
这50万两,在江南随便挑出一个大地主,其家中资财恐怕都远超这个数目。
朱厚熜的目光望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