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黑进了灶房,先把柴火轻轻码好,再小心翼翼地划着火柴,生起火来,接着便慢悠悠地拉风箱。那风箱 “呼哧呼哧” 的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如同古老的歌谣,唤醒沉睡的村庄。随着火势渐旺,炊烟一缕缕往天上飘,香得能勾人魂儿,味儿能飘到村头村尾。
李阿姨呢,勤快得跟那不知疲倦的蜜蜂一样,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净利落。天刚蒙蒙亮,她就起身打扫院子,把每个角落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物件摆放得整整齐齐。对老汉,她心里有千般万般的好,一个眼神交换,嘴角一弯,老汉的心就暖得跟春天似的。每天晚上,她都会烧上一盆热水,让老汉泡泡脚,解解乏,两人坐在床边,唠唠一天的琐事,温馨又惬意。对孩子们,她更是操碎了心,大儿子出门在外闯天下,忙归忙,心里头总挂着家,电话线儿连着心,隔三差五就扯几句家常,问问家里好不好。每次接到大儿子的电话,李阿姨脸上就笑开了花,声音都高了几个度,一个劲儿地叮嘱儿子要照顾好自己。小女儿,那就是李阿姨的贴心小背心,冷不丁地就给个拥抱,或是递杯热茶,暖得人心窝子都化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院子里弥漫着一种别样的静谧,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继续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土地、关于家、关于坚守的故事,还在这小小的村落里不断上演着……
等到天黑透了,墨蓝色的夜幕像一块巨大的绸缎,严严实实地铺展开来,星星也眨巴着眼,一颗颗宛如镶嵌在绸缎上的宝石,闪烁着清冷又迷人的光。一家人就聚在大槐树下,那棵大槐树犹如一位忠实的守护者,静静地伫立在那儿,洒下一片婆娑的树影。树下摆着个有些年头的小桌子,桌面坑坑洼洼的,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可在这夜色里,却透着一股质朴的温馨,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一家人围坐桌旁,吃着粗茶淡饭,饭菜冒着腾腾热气,袅袅升腾在空气中,混合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大伙刚劳作回来,身上还带着田间的尘土气息,可脸上的疲惫却在这相聚的时刻渐渐消散。话匣子一打开,天南地北的啥都聊,从村头老李家新养的那窝小猪崽,说到城里那些稀奇古怪的新鲜玩意儿;从祖辈流传下来的种地窍门,谈到对未来日子的憧憬。月光如水,温柔地倾泻而下,给这一家人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