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整张专辑的创作过程是上面提到的“偶然”多还是“必然”多?
许嵩:还是必然多吧,在实践之前,大部分东西都已经先想明白了。就像交响乐的作曲家没必要在创作过程中聘请一支交响乐团跟在身边不断演奏一样,各种乐器和音色的属性其实已在创作人脑海里了。
当:就创作方面,你已经信手拈来了,但“不如吃茶去”是否真的能离红尘八丈远呢?
许嵩:并不需要远离红尘,若能以云淡风轻的心态去看待和处理俗务就很好了。
当:从《不如吃茶去》明显变化了唱腔,比以往要厚重很多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许嵩:可能是心境的变化。声音本身倒没有刻意做什么改变,对我来说我关注的重点也不在自己的声线上,我觉得能把一首歌的词曲内涵和特点传达到位的演唱,就是成功的演唱。
当:唱腔上的变化非常让人惊喜,感觉在歌唱方面自信程度也提高了,所以是否可以期待以后更多的现场演出机会,比如说大型演唱会?
许嵩:完全可以!
当:《苏格拉没有底》和《梦游计》尤其后者,是“别人说什么关我什么事我只做自己喜欢的”。《不如吃茶去》是“别人想什么关我什么事我只做自己想做的”,这过程隐约是由“任性”到“随性”的转变?
许嵩:听自己的心声,做自己的判断,搞自己的音乐。外界的评论可以看看,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但也仅仅是个参考。
公平与另一种不公平
对于如今的许嵩来说,一张唱片作下来,不过是“一段旅程的结束”,然而正是这种“做唱片给自己给歌迷”的状态,对于没听过许嵩的歌的人来说有可能是一种不公平——他们未必不喜欢他的音乐,许嵩时不时的“抽离”,无形中也就拉大了自己和这类人群的距离。对此许嵩认为,很多事要看缘分,该听到的时候自然就听到,会喜欢的人自然会喜欢,他觉得并不需要刻意努力做些什么去争取别人的喜欢。而随着现下音乐推广模式的日新月异,无论是哪类音乐,作品本身才是核心竞争力,这种状态反而相较于以前愈发公平了。在大家都有选择权的现在,许嵩的“不刻意”,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反响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