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兵的。
更准确地来说,是大魏有点类似隋唐。
大夏已经开始往宋转了,均田、贱籍都没了,世家也只剩一半。
宋是什么社会?
当权者大部分必须通过科举这条通道上去,科举是绝对掌握在皇帝手里的。
更别说地方上的世家没了,地方官权力被切割。
到了明清,那就更弱,毕竟文官里,连宰相都没了。
至少在大夏,皇帝要颁布政令,还得通过宰相,而不是顾问们票拟后,皇帝直接批红让六部去执行。
在这种政治生态下,皇帝是无法像明清那样极端,天下的士人自然不会畏惧强权如虎。
更不会普遍有人认为宋濂这种行为是不懂事,反而会觉得是一种气节。
“陛下,这个宋濂不懂事,臣去处理他。”曹谦德立刻说道,“让他知道自己什么身份。”
李彦笑了笑道:“无妨,你不准去找他麻烦,朕事后自有安排。”
李彦做事虽然足够粗暴,但在对待人才这方面,他从来不瞎几把乱搞,还自以为自己足够牛逼。
一味用强权去压人才,最后引来的全是投机的废材。
搞事业,拉拢真正的人才,一定要有耐心,把事情说清楚,把想法说清楚,把事业蓝图说清楚。
说话间,众人已经走到里面。
“陛下,目前我们已经有新的纺织机三千台。”陈凌汇报道,“如果是纺纱,意味着江宁商社一天可以纺织三千匹纱。当然,前提是原材料充足。”
“至于纺丝绸,如果蚕丝充足,同样如此。”
户部尚书公孙赞说道:“单说丝绸,一天三千匹,一个月九万匹,如果在大夏卖,一匹赚一两,一个月九万两,一年一百零八万两。我朝一年能收一千万两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