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将台上观战的李彦终于松了一口气。

    干掉了宋州的魏军,长阳之围解除了,最关键的是,接下来北上,可以给魏崇延一个大大的惊喜了。

    当然,李彦不是真的要跟魏崇延的近卫旅打一场,他只是震慑魏崇延,给魏崇延施压,让魏崇延跳脚。

    让魏崇延赶紧强迫魏无忌从东线撤兵。

    说到底,李彦费那么大劲说服陆康,又派韩世忠在秦州打那么惨烈的战争,都是为了保住苏常。

    只有保住苏常,他的钱袋子才保住。

    有了钱,以后什么都好说。

    但魏无忌是个难缠的家伙,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退兵的。

    大概大夏的史官们在记录太康年间第一次夏魏之战的时候,会这样描写:太康五年,魏贼犯边,举国震动,宋、徐十郡百县沦丧,苍生曝尸,血染千里,山河破碎。京畿惊恐,言败者仓皇遁逃。帝大怒,御驾北上,于汴河之畔,连败魏贼,杀敌七万,虎贲尽殁,贼胆俱裂!

    无论史官们如何拍马屁,李彦都不敢掉以轻心。

    的确打赢了,而且赢了两场。

    但战争的天平依然没有倾斜,甚至资源、战略和战术层面,大夏依然全面落后。

    不过,汴河大捷,却对战略天平的倾斜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李彦没有在睢阳郡停留,而是快速北上。

    哥舒星在汴河西岸击败魏军主力,截获了三千匹马,还有两万具铁甲,武器无数。

    在汴河东岸对刘立大军的胜利,截获了五万石粮食。

    一石粮食可以供一个人吃两个月,五万石粮食可以供五万人吃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