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别镇元大仙之后,李海益回到了流沙河。
没了沙和尚,流沙河依旧是流沙河。
当然,此河如今,已然没人专门针对取经人了。
李海益回到此处,是为了还当年的一份因果。
“师兄啊师兄,不知如今,你又是什么模样!”
李海益走到了流沙河边的一个名为许家村的小村落之中。
最近,许家村东头老许,老来得子。
此子出生时,许家村狂风大作。
于是,老许头就给儿子起名许风生。
风生水起,也是一番好寓意。
孩子刚满月,李海益就找上了门。
“这位上仙,此来为何啊?”
老许跪在地上,恭敬的问道。
不是他眼力好,实在是李海益出场自带特效。
脑后八道彩光,层层叠叠,宛若功德轮。
脚下祥云瑞风,火蟒墨风伴随。
一身天市星衣,神光溢彩。
周身还环绕着三十六道若隐若现的剑光。
时而成云,时而散作光。
如此仙家气派,老许怎么敢怠慢。
不仅是他,此时来参加许风生百日宴的,都已经跪倒一片了。
“此子与我有一份传法之缘,我特来了结因果!”
李海益伸手一点,一道灵光没入许风生灵台之中。
这是李海益传给许风生的一门正法,不是别的,正是李海益第五世创出的《负山渡海经》。
这许风生的前世,正是当年那个在流沙河底,留下方寸山传承的旁门修士。
那修士,已经灰飞烟灭了。
但是他的真灵,转世成了如今的许风生。
李海益选择,收他为亲传弟子,并传了他一门自创的《负山渡海经》正法。
此法能证道真仙,虽然在正法之中,不值一提,但比起旁门之法,已然是天壤之别。
“老朽代我儿,拜谢仙师!”
传法完,李海益就腾云驾雾,消失在天边。
而许家村,则都知道,老许家,多了个仙家徒弟。
《负山渡海经》是李海益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