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之后,则为元神。
元神与法身相合,即为道体,当然,也可以称之为仙体。
李海益如今,就处于玄境第二境,玄修法躯圆满的境界。
“下面,就需要考虑法出元灵的问题了!”
李海益是转世重修,此生修得还是道门之法,道门根基扎实,加上前世修得的眼界与自带的天赋,一路来,基本上基本是没遇上瓶颈的。
但是,法出元灵,不大一样。
这里的元灵,是元神的基础,同样也是道门参玄悟道之后,达成一种名为天人合一的状态之后,自然诞生出的灵神。
“悟道?我不会啊!”
李海益并非谦虚,他是真的不会悟道。
菩提一脉,从来都不悟道,悟的,从来都是心。
孙悟空骄躁冥顽,因此菩提祖师让他悟空。
李海益心内无物,菩提祖师就让他广学万法。
广心心浮气躁,菩提祖师让他砍柴。
至于道是什么,李海益是真不知道。
庄遵给李海益讲过道,李海益菩提慧心,听了一遍,就明白了庄遵的道。
但,那不是李海益参悟出的道。
“老师尚无为治世之道,以《易》为经纬,参得其道,那我呢?”
李海益知道,道门以三清为尊,修道之人,多循三清之道,再悟己道。
三清之道,玉清元始天尊显化混沌本源,上清灵宝天尊执掌阴阳造化,太清道德天尊践行无为而治。
庄遵教了一批徒弟,以教化之功,践行无为之道,避世修行,却依旧治得一方平安,君平街,就是其功业。
李海益想了想,菩提慧心,一息九转。
参玄悟道之路,渐渐明晰。
“看来,显化道之本源,辅助天地运转,以及循道治世,就是道门之道的根本法门,那,我要修哪一条呢”
李海益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模仿其他人。
有道之人,避世修行则参玄打坐,感悟天地玄机,演化阴阳造化;若遇上乱世,则举起手中剑,替天行道。
“那问题就来了,这替天行道,行的是什么道呢?”
李海益回首众先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