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碍,看你虽然精气充盈,却半点不通玄理,甚至未曾入道,我便教你一教。”
随后,庄遵慢慢开始教导起道门修行之法。
道门的真传修行,并无定势,但也确有常用之法。
总结起来,无非几种:
其一,丹鼎派,以道为火,精气神为药,以天地为炉鼎,炼己为丹,举霞飞升。
其二,存思派,以道为引,观想存神,精气神为笔,化虚为实,度己升仙。
其三,符箓派,以道为本,摹道制符作箓,精气神为纸,仙光接引升仙。
其四,方士派,以德为用,符神丹为器,借运升仙。
这里面,除了方士派的修行路比较窄,其他的,都是堂皇大道。
“那老师,我们是哪一派?”
李海益迫不及待的问道。
庄遵微微一顿,回答道:
“我们,属于存思派,我门下,都修复归于明之法,观想的,是“无”之象。”
“无?”
李海益有些奇怪,不是求道吗?
这无,又是什么。
庄遵有心教,自然不会藏私:
“我门下,求这无之道,有六重境界,分别为,归根,归静,归柔,归明,归朴,归无。也因此,我的修行之法,又称为《六归经》。今日,我便传你这《六归经》!”
庄重朝着李海益点出一道青烟。
将《六归经》传给了李海益。
李海益消化经文时,庄遵散了身形,回去了。
临走时,还留下一句:
“我俗事已了,三日之后,便会羽化飞升,日后有缘,天庭再见!”
说完,也不理会李海益的反应,彻底消散。
李海益细细一看,自己得到的,不只有修行之法,还有一些修行界的常识。
却原来,这成仙,一共分为九境,修仙之路,也被称之为九转修仙求真之路。
前四境,为凡境,分别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以及炼虚合道。
打基础,学术法,此凡境修士,可称一声术士。
若是细分,倒也能再分,只是,却与李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