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不如派遣使者前去谢罪,或许还能转祸为福。” 郑庄公听后,愤怒地说:“天子剥夺了我的政权,如今又对我用兵,我们郑家三代人勤王的功绩,就这样付诸东流。这次若不挫一挫他的锐气,国家社稷恐怕难以保全。” 高渠弥接着说:“陈国与我们郑国向来和睦,他们出兵相助周王,不过是不得已罢了。蔡国和卫国与我们素有仇怨,必然会全力为周王效力。天子盛怒之下亲自出征,其锋芒难以抵挡,我们应该坚守营垒,等待时机。等他们士气懈怠之时,我们再决定是战是和,这样就能掌握主动权。” 大夫公子元进谏道:“以臣子的身份与君主作战,在道理上本就站不住脚,所以我们行动宜速不宜迟。我虽不才,愿献上一计。” 郑庄公问道:“你有什么计策?” 公子元回答:“王师既然分为三路,我们也应组建三军来应对。左右两军都结成方阵,用我们的左军抵挡他们的右军,右军抵挡他们的左军,主公您亲自率领中军对抗天子。” 郑庄公又问:“这样做就一定能取胜吗?” 公子元分析道:“陈佗弑君刚刚即位,国人并不顺从,只是勉强听从征调,他们军心必然不稳。如果我们让右军先去攻打陈军,出其不意,他们必定会四处逃窜。再让左军直扑蔡国和卫国的军队,蔡卫两国军队听闻陈军战败,也会随之溃败。然后我们合兵攻打王师的中军,必定能大获全胜。” 郑庄公称赞道:“你对敌情的分析可谓了如指掌,就像子封还在世一样!”
众人正在商议,边疆官吏来报:“王师已经抵达繻葛,三座营寨相互连接,绵延不断。” 郑庄公说:“只要攻破他们其中一座营寨,其余的就不足为惧了。” 于是,他派大夫曼伯率领一军作为右拒,派正卿祭足率领一军作为左拒,自己则率领上将高渠弥、原繁、瑕叔盈、祝聃等人,将 “蝥弧” 大旗树立在中军。祭足进谏道:“‘蝥弧’大旗是我们战胜宋国和许国时用的。‘奉天讨罪’,用来讨伐诸侯还可以,用来对抗天子就不合适了。” 郑庄公恍然大悟:“我竟没想到这一点!” 随即下令用大旗替换 “蝥弧”,仍然让瑕叔盈执掌,将 “蝥弧” 放入武库,从此不再使用。高渠弥说:“我观察周王,他颇为懂得兵法。这次交战,与往常不同,我建议摆出‘鱼丽’之阵。” 郑庄公问:“‘鱼丽阵’是怎样的?” 高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