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既然施恩赦免姬昌,不妨再加恩于他,他自然会全心为国效力。如今东伯侯姜文焕造反,攻打游魂关,大将窦融与之苦战七年,胜负未分。南伯侯鄂顺谋逆,攻打三山关,大将邓九公也苦战七年,双方死伤惨重,战事一直未能平息,烽烟四起。依臣愚见,可封姬昌为王,赐予他白旄黄钺,让他拥有征伐之权,代天子操劳,威镇西岐。况且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都对他信服。东南两路的叛军若得知此事,说不定不战自退,正所谓‘任用一人,就能让众多不贤之人远离’。”
纣王听了,大喜道:“尤浑才智双全,实在可爱;费仲善于举荐贤良,令人钦佩。” 二位大臣谢恩。纣王随即降下赦令,单独赦免姬昌,让他速速离开羑里。有诗为证:
天运循环大不同,七年灾满出雕笼;费尤受贿将言谏,社稷成汤运告终。
加封文王归故土,五关父子又重逢;灵台应兆飞熊至,渭水溪边遇太公。
且说使臣带着赦令出了朝歌,百官听闻,皆大欢喜。使臣径直前往羑里,暂且不表。且说西伯侯在羑里,正满心忧愁地思念着长子伯邑考,想到儿子被纣王剁成肉酱,不禁长叹:“我儿生在西土,却命丧朝歌。他不听我的话,才遭此横祸。圣人不吃儿子的肉,我作为父亲,不得已吃下,也是权宜之计。”
正想着邑考,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将房檐上的两块瓦片吹落在地,摔得粉碎。西伯侯大惊,自语道:“这又是怪异的征兆?” 他随即焚香,用金钱占卦,推算八卦,很快便知晓了其中的缘由。姬昌点头叹息道:“今日天子的赦令要到了。” 他赶忙唤来左右,说道:“天子赦令将至,大家收拾准备启程。” 侍从们对此将信将疑。
没过多久,使臣传旨,赦书已到。西伯侯接过赦令,行过礼。使臣说:“奉圣旨,单独赦免姬伯老大人。” 姬伯便朝着北方谢恩,随后走出羑里。只见羑里的父老乡亲们牵着羊、挑着酒,簇拥在道路两旁,跪地迎接,说道:“千岁今日如同龙游大海,凤栖梧桐,虎上高山,鹤落松柏。七年来承蒙千岁的教导和安抚,无论长幼都知晓忠孝,妇女都明白贞节,风俗变得美好。大小居民,不论男女,无不感激千岁的大恩。如今一旦分别,恐怕再难蒙受您的恩泽。” 众人说着,纷纷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