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回禀,想要在这地方寻找宝玉。贾政叹道:“你们不明白,这是我亲眼所见,并非鬼怪。况且那歌声大有玄机。宝玉出生时嘴里衔着玉,就很是古怪,我早知道这是不祥之兆,只是因为老太太疼爱,才养育他到如今。那和尚道士,我也见过三次:第一次是那僧道来说玉的好处;第二次是宝玉病重,他们来了,拿着玉念诵了一番,宝玉便好了;第三次送玉来,坐在前厅,我一转眼就不见了。我心里就有些诧异,只道宝玉果真有造化,有高僧仙道来护佑他。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然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我才明白过来。” 说到这里,贾政落下泪来。众人说:“宝二爷若是下凡的和尚,就不该中举人了。怎么中了举人才走呢?” 贾政道:“你们哪里懂得,大凡天上的星宿,山中的老僧,洞里的精灵,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情。你们看宝玉,他何尝肯好好念书,可他要是稍微用心,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他的脾气也是与众不同。” 说着,又叹了几声。众人便用 “兰哥得中,家道复兴” 的话来宽慰贾政。贾政仍旧接着写家书,把这件事写了进去,劝家里人不必再挂念宝玉。写完封好,便让家人送回家去。贾政随后也急忙赶回。暂且不表。
且说薛姨妈得到赦罪的消息,便让薛蝌四处去借贷,并自己凑齐了赎罪的银两。刑部批准后,收了银子,发了文书,将薛蟠释放出来。他们母子、姊妹、弟兄见面,其中的悲喜之情不必细说,自然是百感交集。薛蟠自己立誓说:“要是我再犯以前的毛病,必定遭杀遭剐!” 薛姨妈见他这样,伸手要捂他的嘴,说道:“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就行,何必又要恶狠狠地发这样的毒誓呢!香菱跟了你受了多少苦,你媳妇已经自己寻了短见。如今虽说家里穷了些,但吃饭还是没问题的。依我的主意,我就把香菱当作媳妇了,你心里怎么想?” 薛蟠点头表示愿意。宝钗等人也说:“很应该这样。” 这倒把香菱急得满脸通红,说道:“我服侍大爷也是一样的,何必这样呢。” 众人便都称香菱为大奶奶,没有人不服气。薛蟠便要去贾家拜谢,薛姨妈和宝钗也一同前往。到了贾家,见到众人,大家相聚在一起,又说了许多话。
正说着,恰好那天贾政的家人回到贾府,呈上书信,说:“老爷过不了多久就到了。” 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