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来的事却总是让人无法敬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为这点事值得大吵大闹,一点体统都不顾,耳朵还软,心里又没个盘算。这肯定又是那些没脸没皮的奴才在背后捣鬼,撺掇出这么个糊涂人替他们出气。” 探春越想越气,便让人去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教唆。媳妇们只好答应着,出来后相视一笑,都觉得这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没办法,她们只得把赵姨娘身边的人和园子里的人都叫来盘问,可大家都说不知道。众人无奈,只得回去回复探春:“一时半会儿实在难以查清楚,只能慢慢访查,但凡发现有言语不当的,一并来回禀,再进行责罚。”
探春的气这才渐渐消了。正巧艾官悄悄地来告诉探春:“都是夏婆子和我们平日里关系不好,总是造谣生事。前儿赖藕官烧纸,幸亏是宝玉让她烧的,宝玉自己承担了,她才没话说。今天我给姑娘送手帕的时候,看见她和姨奶奶在一块儿说了半天,嘀嘀咕咕的,看见我才走开。” 探春听了,虽然知道其中的猫腻,也料定她们是一伙的,本来就都调皮捣蛋得很,所以只是点点头,并没有把这当作确凿的证据。
谁知道夏婆子的外孙女儿蝉姐儿就在探春那儿当差,经常帮着房里的丫鬟们买东西、跑腿,姑娘们都和她关系不错。这天饭后,探春去厅上理事,翠墨在家看屋子,便让蝉姐儿出去叫小厮买糕。蝉姐儿说:“我刚扫了个大院子,腰腿都疼得厉害,你叫别人去吧。” 翠墨笑着说:“我还能叫谁去?你赶紧去,我告诉你个好话,你到后门的时候,顺路给你姥姥提个醒,让她小心点。” 接着,就把艾官告发她姥姥的事告诉了蝉姐儿。蝉姐儿听了,急忙接过钱说:“这个小蹄子也敢捉弄人,我这就去告诉姥姥。” 说着,便起身出去了。
到了后门边,只见厨房里这会儿没什么活儿,大家都坐在台阶上闲聊,蝉姐儿的姥姥夏婆子也在其中。蝉姐儿便让一个婆子出去买糕,自己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把刚才的话告诉了夏婆子。夏婆子听了,又气又怕,就想去质问艾官,还想去找探春诉苦。蝉姐儿赶忙拦住说:“您老人家去了怎么说呢?这话是怎么知道的,要是再闹起来可就不好了。我就是告诉您防着点,也不用急在这一时。”
正说着,只见芳官走了过来,扒着院门,笑着对厨房的柳家媳妇说:“柳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