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两三钱四分二厘。贾芸见倪二没撒谎,心里越发高兴,收好银子,回到家。他先到隔壁把倪二的口信捎给他娘子,然后才进自己家门。只见母亲正自在地坐在炕上捻线,见他进来,便问他这一天去哪儿了。贾芸怕母亲生气,就没提在卜世仁那儿受气的事儿,只说在西府里等琏二叔。接着问母亲吃了饭没有。他母亲说已经吃过了,还留了饭在那儿。小丫头把饭拿过来给他吃。
当时已经是掌灯时分,贾芸吃完饭,收拾了一下就休息了,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他起来洗了脸,便出了南门,到一家大香铺买了冰片和麝香,然后直奔荣国府。他打听到贾琏出门了,便往后院走去。到了贾琏院门前,只见几个小厮正拿着大扫帚在那儿扫院子。突然,周瑞家的从门里出来,对小厮们说:“先别扫了,奶奶出来了。” 贾芸赶忙上前,笑着问道:“二婶婶这是要去哪儿呀?” 周瑞家的回答说:“老太太叫呢,大概是要裁剪什么衣料吧。”
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拥着凤姐出来了。贾芸深知凤姐喜欢别人奉承,讲究排场,赶忙恭恭敬敬地拱手,抢上前去请安。凤姐连正眼都没瞧他一下,继续往前走,只是问他母亲身体可好,还说:“你母亲怎么不来我们这儿坐坐呀?” 贾芸回答道:“我母亲身体不太舒服,可心里一直惦记着婶子,想来看看,又实在不方便。” 凤姐笑着说:“你就会哄人,要不是我提起你母亲,你都不会说她想我。” 贾芸笑着说:“侄儿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长辈面前撒谎呀。昨晚我和母亲还说起婶子呢,说婶子身子单薄,要操心的事儿又多,多亏婶子精力过人,才能把里里外外的事儿都料理得妥妥当当;要是换个差一点儿的,早就累得不行了。”
凤姐听了,满脸堆笑,不知不觉就停下了脚步,问道:“你们娘儿俩好好的,怎么在背地里说起我来了?” 贾芸说:“是这么回事,我有个朋友,家里有点钱,开着香铺。他捐了个通判的官职,前儿被选到云南某个地方去了,全家都要跟着去,这香铺也就不在这儿开了。他就把店里的帐物归拢了一下,该还钱的还钱,该贱卖的贱卖,像那些珍贵的香料,就分送给亲朋好友。他就送了我一些冰片、麝香。我跟母亲商量,要是转卖,不但卖不出原价,而且谁家会花那么多银子买这些东西呀,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