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十日,三阴完备,又回到了‘晦’的状态。这就是先天采炼的道理。我们如果能够好好温养,等到十六岁的二八年华,九九八十一年修炼成功,到那个时候,去见佛祖就容易了,返回故乡也不是难事。有诗为证: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
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唐僧听了,一时间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真言妙义,满心欢喜,连忙对悟空表示感谢。沙僧在一旁笑着说:“师兄说的虽然有道理,讲的是弦前属阳,弦后属阴,阴中阳半,如同水中蕴含金气。但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
水火相搀各有缘,全凭土母配如然。
三家同会无争竞,水在长江月在天。”
唐僧听了,顿时茅塞顿开。真是道理一旦明白了,一个窍门打开就能带动千个窍门,说破了无生无灭的真谛就如同成了仙。八戒走上前,拉住唐僧说:“师父,别听他们乱说,耽误了睡觉。这月亮啊:
缺了没多久又会团圆,就像我生来就不完美。
吃饭的时候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说我有粘涎。
他们都机灵能修来福分,我却痴愚积累下缘分。
我说您取经能消尽三涂业障,摆尾摇头就能直上青天!”
三藏说:“也罢,徒弟们一路走路辛苦了,先去睡下。等我把这卷经念一念。” 行者说:“师父,您这就不对了。您从小出家做和尚,小时候学的经文哪一本不熟悉?而且还领了唐王的旨意,要上西天见佛祖,求取大乘真经。现在功德还没修成,佛还没见到,真经也没取到,您念的是哪卷经呢?” 三藏说:“我从长安出发后,天天跋涉,日日奔波,小时候的经文恐怕生疏了,幸好今晚有空闲,我想温习一下。” 行者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先去睡了。” 于是,他们三人各自在一张藤床上躺下。唐僧关上禅堂门,把油灯挑得更亮,铺开经本,默默地看念起来。此时正是:楼头初鼓敲响,人间渐渐安静,野外渡口的渔舟灯火也都熄灭了。至于那长老后来怎样离开寺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