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才能吃到。一万年的时间,也只结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像刚出生不到三天的小孩,手脚齐全,五官完备。人要是有缘分,闻到这果子的香气,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那天,镇元大仙收到元始天尊的简帖,邀请他到上清天上的弥罗宫中,去听讲 “混元道果”。大仙门下的散仙多得数都数不清,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个个都是得道的全真。当天,大仙就带着四十六个徒弟去上界听讲,只留下两个年纪最小的徒弟看家,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一千二百岁。
镇元子叮嘱两个童子说:“不能违抗大天尊的简帖,我要去弥罗宫听讲,你们两个在家可要小心。不久之后,会有一位故人从这里经过,千万不能怠慢了他。你们去打两个人参果给他吃,也算是表达我们往日的情谊。” 两个童子问道:“师父的故人是谁啊?您告诉我们,我们好接待。” 大仙说:“他是东土大唐皇帝御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如今正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两个童子笑着说:“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是太乙玄门,怎么会和那和尚有交情呢!” 大仙说:“你们哪里知道。那和尚是金蝉子转世,是西方圣老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和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还亲手给我敬过茶。佛子敬重我,所以我们是故人。”
两个仙童听了,谨遵师父的命令。大仙临走时,又再三叮嘱:“我那果子数量有限,只许给他们两个,可别多给。” 清风说:“开园的时候,大家一起吃了两个,现在树上还有二十八个,不敢多给。” 大仙说:“唐三藏虽是故人,但也要防备他手下的人吵闹,不能让他们知道这果子的事儿。” 两个童子领命后,大仙带着众徒弟飞升,前往天界。
再说唐僧师徒四人在山中游玩,忽然抬头,看见一片松竹林中,有几层高阁。唐僧说:“悟空,你看那里是什么地方?” 行者看了看说:“那个地方,不是道观,就是寺院。我们快些走,到那边就知道到底是什么了。”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门前观看,只见:
松坡静谧冷清,竹径清幽雅致。往来的白鹤仿佛在护送浮云,上下跳跃的猿猴不时献上野果。门前池塘宽阔,树影悠长,石头开裂,苔花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