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救起史进,上马就往回跑。这时,山顶上一声锣响,左右两边的松树林里,万箭齐发。五员将顾不得史进,各自拼命逃命。转过山嘴,对面两边山坡上,一边是雷炯,一边是计稷,弩箭像雨点般射来。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躲避这般密集的箭矢。可怜梁山的六员将佐,就这样命丧于此。史进、石秀等六人,一个都没能逃脱,全都被射死在关下。
三千步卒,最后只剩下一百多个小军逃了回来,向卢先锋报告了此事。卢俊义听后大惊失色,如痴如醉,愣了半晌。神机军师朱武赶忙劝谏道:“如今先锋如此烦恼,恐怕会耽误大事。我们可以再商量一个计策,去夺取关隘,斩杀贼将,报此仇恨。” 卢俊义说:“宋公明兄长特意分给我这么多将校,可如今还没打赢一场,却先折损了六员大将,而且三千军卒,只剩下一百多人回来。这样下去,我有何颜面去歙州与兄长相见!”
朱武回答道:“古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都是中原山东、河北一带的人,不擅长水战,所以失了地利。必须找到当地的乡民给我们指引路径,才能了解这里山路的曲折情况。” 卢先锋说:“军师说得极是。那派谁去侦察路径比较好呢?” 朱武道:“依我看,可以派鼓上蚤时迁去。他擅长飞檐走壁,适合去山中探路。” 卢俊义随即让人叫来时迁。时迁领命后,带上干粮,佩上腰刀,离开营地出发了。有诗为证:
六位统军俱射死,三千步卒尽销亡。
欲施妙计勍强寇,先使时迁去探详。
且说时迁朝着山的深处走去,一心寻找路径。走了半天,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他来到一个地方,远远望见有一点明亮的灯光。时迁心想:“有灯光的地方肯定有人家。” 于是趁着夜色,摸到灯光处一看,原来是一座小小的庵堂,里面透出灯光。时迁来到庵前,悄悄钻了进去。只见里面有一个老和尚正在坐着诵经。时迁便敲响了老和尚的房门,老和尚让一个小行者来开门。时迁进到里面,立刻向老和尚行礼。
老和尚说道:“客官不必行礼。如今正是万马千军厮杀的地方,你怎么会走到这里?” 时迁回答道:“实不相瞒,师父,小人是梁山泊宋江部下的偏将时迁。如今奉圣旨前来剿收方腊,没想到昨晚被昱岭关上的守将用乱箭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