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大军冲下岭来。宋军因水深无法追赶,距离太远也难以追击,只好退回桐庐驻扎,南军则收兵回到乌龙岭上。有诗为证:
计拙谋疏事不成,宝光兵术更难名。
火船火炮连天起,杀得孤军太不情。
宋江在桐庐扎营后,又得知折损了阮小二和孟康,心中烦闷不已,茶饭不思,寝食难安。吴用与众将苦苦劝说,却无济于事。阮小五和阮小七守孝期满,前来劝慰宋江道:“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牺牲性命,总好过在梁山泊默默无闻地死去。先锋主持军务,不必过于烦恼,且请料理国家大事,我弟兄二人自会去报仇雪恨。” 宋江听了,心情才稍有缓和。
次日,宋江再次整顿军马,准备继续进兵。吴用劝谏道:“兄长不可过于急躁,还是再仔细想想计策,等找到合适的时机再渡岭也不迟。” 这时,解珍、解宝说道:“我弟兄二人原本是猎户出身,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我们可以装扮成当地的猎户,爬上乌龙岭,放一把火,让贼兵惊慌失措,他们必然会放弃关隘逃走。” 吴用担忧地说:“此计虽好,但这山险峻异常,攀爬起来十分困难,倘若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 解珍、解宝坚定地说:“我弟兄二人从登州越狱上了梁山泊,承蒙哥哥的福荫,做了多年好汉,又接受了国家的诰命,穿上了锦袄子。今日为了朝廷,即便粉身碎骨,报答哥哥的恩情,也在所不惜。” 宋江感动地说:“贤弟莫要说这不吉利的话!只愿早日大功告成,回京复命,朝廷定然不会亏待我们。你们只管尽心竭力,为国家效力。” 解珍、解宝随即整理行装,穿上虎皮套袄,腰间各挂一口快刀,手持钢叉。二人辞别宋江,取小路朝着乌龙岭走去。
此时才到一更天气。解珍和解宝在行进的路上,撞见了两个负责放哨的敌军小军,二人没费多少力气,便解决了这两个敌人。当他们来到乌龙岭下时,已经二更了。远远地,便能清晰地听到岭上寨内传来的更鼓之声。二人不敢从大路走,只能手脚并用地,攀着藤条、拽着葛蔓,一步步艰难地朝着岭上攀爬。
这天夜里,月光皎洁,星光璀璨,四周亮如白昼。他们好不容易爬到了岭上三分之二的位置,隐隐约约望见岭上闪烁着点点灯光。二人趴在岭凹处,仔细倾听,岭上的更鼓已经敲过四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