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弟兄们相聚,就像鲜花刚刚绽放般美好;如今弟兄们分别,却如鲜花凋零般令人伤感。我虽不敢违背你之前的话,但心中实在不忍与你分别!” 公孙胜说:“如果我半途抛弃兄长,那就是我寡情薄意。如今兄长功成名遂,而我志不在此。兄长只能勉强答应了。” 宋江再三挽留,但公孙胜心意已决,无法改变。于是,宋江设下筵席,让众弟兄为公孙胜送行。筵席上,众人举杯,都不禁叹息,人人落泪。大家纷纷拿出金帛送给公孙胜作为路费,公孙胜推辞不受,可众弟兄还是坚持把金帛打包装进了他的包裹。第二天,众人相互道别。公孙胜穿上麻鞋,背起包裹,向大家行了个稽首礼,便向北踏上了归程。宋江接连几天思念公孙胜,泪如雨下,心情十分低落。有诗为证:
数年相与建奇功,斡运玄机妙莫穷。
一旦浩然思旧隐,飘然长往入山中。
此时,正旦节临近,各位官员都在准备朝贺。蔡太师担心宋江等人都来朝贺,天子见了,必定会重用他们。于是,他立刻奏明天子,天子降下圣旨,派人阻拦,只让有官职在身的宋江和卢俊义随班朝贺,其余出征的官员,因为都是平民身份,担心惊扰圣驾,一律免礼。
正旦那天,天子临朝,百官前来朝贺。宋江和卢俊义都身着公服,在待漏院等候早朝,然后随班行礼。天子殿上,官员们头戴簪缨,腰束玉带,一片文武大臣的庄重景象。这一天,天子驾临紫宸殿,接受百官的朝拜。朝拜结束后,宋江和卢俊义随班叩拜,只能站在两班官员的下方,无法上殿。他们仰头观看殿上,只见官员们头戴玉簪,脚穿珠履,身着紫绶金章,纷纷向天子敬酒祝寿。从天亮一直到中午,他们才得以领受谢恩的御酒。百官朝散,天子起驾回宫。
宋江和卢俊义走出内宫,脱下公服和幞头,上马回到军营,脸上带着忧愁和惭愧的神色。吴用等人迎了上来。众将见宋江面带忧容,心情烦闷,都前来贺节。一百多人行过礼后,站在两边,宋江低头不语。吴用问道:“兄长今日朝贺天子回来,为何如此愁闷?” 宋江叹口气说:“我想我生来八字浅薄,命运坎坷。破辽时受了那么多苦,如今却连累众弟兄无功而返。我官职低微,因此心中烦闷。” 吴用回答道:“兄长既然知道命运尚未通达,又何必不开心呢?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