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于武松将西门庆打死。’” 写好供词和解送文书后,知县对一干人犯进行审问,结果与供词一致,又读给武松听。随后,知县写了一道向上级东平府申解的公文,将这一干人犯押解到东平府,请求发落。阳谷县虽然是个小县,但也有不少仗义之人。那些家境富裕的人家都资助武松银两,也有人送酒食、钱米给武松。武松回到住处,将行李交给土兵保管,拿出十二三两银子,给了郓哥的老爹。武松手下的土兵,大多都送酒肉给他践行。当下,县吏领了公文,抱着文卷以及何九叔的银子、骨头、招供词、凶器,带着一干人犯上路,前往东平府。众人来到府衙前,围观的人把衙门口挤得水泄不通。
且说东平府府尹陈文昭,得知此事后,随即升堂。这位官人:
平生正直,禀性贤明。自幼刻苦读书,长大后在朝堂上应对自如。心中常怀忠孝之念,行事常存仁慈之心。在他的治理下,户口增加,钱粮征收顺利,百姓称赞他的德政传遍街巷;诉讼减少,盗贼销声匿迹,父老乡亲的赞歌在市井中回荡。他深受百姓爱戴,声名流传千年;政绩斐然,事迹铭刻在官府大堂,万古流芳。他的文章慷慨激昂,可与李白、杜甫媲美;为人贤良方正,胜过龚遂、黄霸。
东平府府尹陈文昭已经知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便下令将这一干人犯押到堂前,先把阳谷县的申文看了,又把各人的供状仔细看过,将这一干人逐一审讯记录。他把赃物和行凶的刀仗封存,交给库吏,收进库房。将武松的长枷换成一面轻罪枷,关进牢里。给王婆换了一面重囚枷,钉死在提事都监的死囚牢里。他叫来县吏,领了回文,发落何九叔、郓哥以及四位邻居:“这六个人先带回县里,回家等候;西门庆的妻子,留在本府监管,听候处置。等朝廷有明确的旨意下达,再做最终判决。” 何九叔、郓哥、四位邻居,由县吏带领,各自回到本县。武松下了牢,自有几个土兵给他送饭。西门庆的妻子,则被监管在里正人家。
陈府尹怜悯武松是个有义气的好汉,时常派人去看望他,因此牢里的节级和牢子都不要武松一文钱,反而送酒食给他吃。陈府尹把武松的招供卷宗都改轻了罪行,上报到省院详细审议;还派了一个心腹之人,带着一封紧要的密信,连夜赶到京城为武松打点。刑部里有很多官员和陈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