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攻城,有怠慢的立即斩首。”于是众将奋力攻城,城东北角即将被攻陷。张特在城中定下一计,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人,捧着册籍前往吴营拜见诸葛恪,说:“魏国的律法规定:如果敌人围城,守城将领坚守一百天,而没有救兵到来,然后出城投降敌人的,其家族不会受牵连治罪。如今将军围城已经九十多天了,希望能再宽限几天,我们主将便会率领所有军民出城投降。现在先把册籍呈上。”诸葛恪深信不疑,收了兵马,不再攻城。
原来张特用的是缓兵之计,哄退吴兵后,便拆除城中房屋,在即将被攻破的地方修补完备,然后登上城墙大骂:“我们城中还有半年的粮食,怎么会投降你们这些吴狗!尽管来打,我们不怕!”诸葛恪大怒,催促士兵攻城。城上乱箭射下,诸葛恪额头正中一箭,翻身落马,众将将他救起送回营寨,伤口发作。此时众军都没有了战心,又因为天气炎热,很多军士都生病了。诸葛恪的伤口稍有好转,便想催促士兵攻城,营吏报告说:“士兵们都生病了,怎么能打仗呢?”诸葛恪大怒,说:“再说生病的就斩首!”众军得知后,逃跑的人不计其数。忽然有人报告说,都督蔡林率领本部兵马投降魏国去了。诸葛恪大惊,亲自骑马巡视各个营寨,果然看到军士们面色黄肿,满脸病容,于是只好收兵返回东吴。很快有密探把消息报告给毋丘俭,毋丘俭出动全部兵马,在后面追杀,吴兵大败而归。
诸葛恪感到十分羞愧,托病不上朝。吴主孙亮亲自到他家中探望,文武官僚也都前来拜见。诸葛恪担心别人议论自己,便先搜罗众官将的过失,轻的就发配到边疆,重的就斩首示众。于是朝廷内外的官僚,没有不感到恐惧的。他又命令心腹将领张约、朱恩掌管御林军,作为自己的亲信羽翼。
孙峻,字子远,是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孙恭的儿子。孙权在世的时候,非常喜爱他,让他掌管御林军马。如今孙峻听说诸葛恪命令张约、朱恩二人掌管御林军,夺走了自己的权力,心中十分恼怒。
太常卿滕胤,向来与诸葛恪有矛盾,于是趁机对孙峻说:“诸葛恪独揽大权,肆意妄为,残害公卿大臣,恐怕有谋反篡位的心思。您身为宗室,为何不早点谋划除掉他呢?”孙峻说:“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现在就去奏明天子,请求降旨诛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