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看完后悲痛大哭,下旨挑选墓地安葬诸葛亮。费祎上奏说:“丞相临终前,吩咐要葬在定军山,不用修筑墙垣砖石,也不用任何祭物。”后主听从了这个建议。在当年十月的吉日,后主亲自送诸葛亮的灵柩到定军山安葬,还降诏祭祀,追封谥号为忠武侯,并下令在沔阳修建庙宇,四季供奉祭祀。后来,杜甫写诗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还写过另一首诗: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后主回到成都后,突然有近臣上奏:“边境传来消息,东吴派全琮率领数万兵马,驻扎在巴丘界口,不知是何用意。”后主大惊失色,说道:“丞相刚刚去世,东吴难道要违背盟约,侵犯我们的边界?这可如何是好?”蒋琬上奏说:“臣愿担保王平、张嶷率领数万兵马驻扎在永安,以防意外。陛下还需再派一人前往东吴报丧,顺便探探他们的动静。”后主说:“这得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当使者。”这时,一人应声而出,说道:“微臣愿意前往。”众人一看,此人是南阳安众人,姓宗,名预,字德艳,担任参军、右中郎将。后主十分高兴,立刻命令宗预前往东吴报丧,并打探虚实。
宗预领命后,直接前往金陵,进宫拜见吴主孙权。行完礼后,宗预见孙权左右的人都穿着素衣。孙权神色严肃地问道:“吴、蜀已经结为一家,你们主公为什么还要增加白帝城的守军呢?”宗预回答说:“臣认为,东边增加巴丘的戍卫,西边增加白帝城的防守,都是形势所需,这都不足以相互质问。”孙权笑着说:“你不亚于邓芝啊。”接着对宗预说:“朕听说诸葛丞相归天,每天都伤心流泪,还让官僚们全都穿上孝服。朕担心魏人趁蜀国大丧之际进攻,所以增加了巴丘的守兵一万人,以便救援,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宗预叩头拜谢。孙权说:“朕既然已经答应结盟,怎么会有背义的道理呢?”宗预说:“天子因为丞相刚刚去世,特地派臣来报丧。”孙权于是取出一支金鈚箭,折断后发誓说:“朕如果违背前盟,子孙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