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披挂整齐,手持长枪,带领三千士兵打开城门,一拥而出,鼓声震天,排成阵势。他挺枪站在门旗之下,高声大骂:“反贼魏延!丞相可没亏待过你,你今天为什么要造反?”
魏延横刀勒马,说道:“伯约,这和你没关系。叫杨仪出来!”杨仪在门旗的影子里,拆开锦囊一看,按照上面的指示行事。他心中大喜,骑着轻便的马走出阵前,手指着魏延,笑着说:“丞相在世的时候,就知道你日后必定会造反,让我有所防备,如今果然应验了。你要是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那才是真大丈夫,我就把汉中城池献给你。”
魏延大笑道:“杨仪,你这匹夫听着!要是孔明在世,我还怕他三分,他如今已死,天下还有谁敢与我为敌?别说连叫三声,就是叫三万声,又有何难!”于是,他提着刀,拉着缰绳,在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一声还没喊完,脑后突然有一人厉声回应:“我敢杀你!”手起刀落,将魏延斩于马下。众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斩杀魏延的正是马岱。诸葛亮临终之时,授给马岱密计,只等魏延喊叫时,便出其不意地将他斩杀。当天,杨仪读完锦囊中的计策,就知道马岱已经埋伏在那里,所以依计而行,果然杀了魏延。后人写诗感叹道: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董允还没赶到南郑,马岱就已经斩杀了魏延,与姜维合兵一处。杨仪连夜写好表章,派人飞速奏报后主。后主下旨说:“既然已经查明魏延的罪行,念在他以前的功劳,赐给他棺椁安葬。”
杨仪等人护送着孔明的灵柩抵达成都,后主率领文武百官,全都身着孝服,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到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流涕,哀声震天。后主命人将灵柩抬入城中,停放在丞相府,孔明的儿子诸葛瞻守孝居丧。
后主返回朝廷后,杨仪将自己捆绑起来,入朝请罪。后主赶忙让近臣为他解开绳索,说道:“若不是你能依照丞相的遗训行事,丞相的灵柩何时才能运回,魏延又怎能被消灭。国家大事得以保全,都是你的功劳啊。”于是,后主加封杨仪为中军师。马岱立下了讨伐叛逆的功劳,后主便把魏延原来的爵位赐给了他。杨仪呈上诸葛亮的遗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