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荆楚之地,反倒不如西蜀偏僻之处。蜀国有邓芝,不辱没他的君主;而吴国却没有一个人能出使蜀国,传达我的心意。” 这时,忽然有一人出班启奏:“我愿意出使蜀国。” 众人一看,是吴郡吴人,姓张,名温,字惠恕,现任中郎将。孙权说:“我担心你到了蜀国,见到诸葛亮,不能传达我的心意。” 张温说:“孔明也是人,我有什么可怕他的!” 孙权十分高兴,重重赏赐了张温,让他和邓芝一起前往蜀国,互通友好。
再说诸葛亮自从邓芝离开后,向后主刘禅奏报说:“邓芝这次去东吴,事情一定能办成。吴地多贤能之人,必定会有人来答礼。陛下应当以礼相待,让他们回东吴,以通两国盟好。吴国要是和我们通好,魏国就不敢轻易对蜀国用兵。吴、魏两国安定后,我就可以征伐南方,平定蛮方,然后图谋魏国。魏国削弱了,东吴也就不能长久存在,这样就可以恢复一统天下的基业了。” 后主同意了。
忽然有报告说东吴派张温与邓芝到蜀国答礼。后主刘禅召集文武官员在丹墀下,让邓芝、张温进宫。张温自以为得意,昂首挺胸地上殿,向后主施礼。后主赐给他锦墩,让他坐在殿左边,设下御宴款待他。后主只是以礼相待。宴会结束后,百官把张温送到馆舍。第二天,诸葛亮设宴招待张温。诸葛亮对张温说:“先帝在世的时候,和吴国关系不和睦,如今先帝已经驾崩。当今主上,十分仰慕吴王,想要抛弃旧怨,永远结盟交好,合力打败魏国。希望大夫回去后,好好向吴王说明。” 张温答应了。酒喝到一半,张温喜笑颜开,神色自若,颇有傲慢之意。
第二天,后主把金帛赏赐给张温,在城南邮亭设宴,命令众官为他送行。诸葛亮殷勤劝酒。正在饮酒时,忽然有一个人乘着酒兴走进来,昂首拱手,入席就坐。张温感到奇怪,问诸葛亮:“这是什么人?” 诸葛亮回答:“他姓秦,名宓,字子勑,现任益州学士。” 张温笑着说:“号称学士,不知道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学问?” 秦宓严肃地说:“蜀中小孩子都在学习,何况是我呢?” 张温问:“那你说说,你学了些什么?” 秦宓回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衰,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张温笑着说:“你既然夸下海口,那就以天来问你:天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