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宫门前,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手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一直排列到殿上。邓芝明白其中的意思,毫无惧色,昂首挺胸地往前走。到了殿前,又看到鼎里的热油正在沸腾。左右武士用眼神示意他,邓芝只是微微一笑。近臣把邓芝带到帘前,邓芝只行拱手礼,并不下拜。孙权让人卷起珠帘,大声喝道:“为什么不拜!” 邓芝昂首回答:“上国的使者,不拜小邦的君主。” 孙权大怒道:“你不自量力,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效仿郦生劝说齐国吗?还不赶紧跳进油鼎里!” 邓芝大笑道:“人们都说东吴多贤能之士,没想到竟然惧怕一个儒生!” 孙权转而怒道:“我怎么会怕你这个匹夫!” 邓芝说:“既然不怕邓伯苗,还担心我来劝说你们吗?” 孙权问:“你是想为诸葛亮当说客,来劝说我断绝与魏国的关系,转而和蜀国交好,是不是?” 邓芝说:“我只是蜀中一个儒生,特地为吴国的利害而来。你们却设下军队、摆好油鼎,来对付一个使者,气量怎么如此狭小,不能容人呢!” 孙权听了,感到羞愧,立刻喝退武士,让邓芝上殿,赐座后问道:“吴、魏两国的利害关系是怎样的?希望先生能教导我。” 邓芝问:“大王是想和蜀国讲和,还是想和魏国讲和呢?” 孙权说:“我正想和蜀主讲和,但只怕蜀主年轻,见识浅薄,不能善始善终。” 邓芝说:“大王是当世英豪,诸葛亮也是一代俊杰。蜀国有山川之险,吴国有三江之固。如果两国联合,结为唇齿相依的关系,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如今大王要是向魏国称臣,魏国必然希望大王去朝见,还会要求太子去做内侍;如果不答应,就会兴兵来攻打,蜀国也会顺流而下进取东吴。这样一来,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如果大王觉得我的话不对,我就死在大王面前,以断绝说客的名声。” 说完,撩起衣服,走下殿,做出要往油鼎里跳的样子。孙权急忙命人阻止他,把他请进后殿,用上宾之礼款待他。孙权说:“先生的话,正合我意。我现在想和蜀主联合,先生肯为我牵线搭桥吗?” 邓芝说:“刚才要烹煮我的是大王,现在要用我的也是大王。大王还犹豫不决,怎么能取信于人呢?” 孙权说:“我心意已决,先生不必怀疑。”
于是,吴王孙权留住邓芝,召集众多官员问道:“我掌管江南八十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