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和孔明告别了刘备、刘琦后,登上船朝着柴桑郡驶去。在船上,二人一起商议事情,鲁肃对孔明说:“先生见到孙将军的时候,千万不能如实说出曹操兵多将广的情况。”孔明说:“不用子敬你叮嘱,我自有应对的话语。”等船靠岸后,鲁肃请孔明在馆驿中暂时休息,自己先去拜见孙权。
此时孙权正召集文武官员在堂上商议事情,听说鲁肃回来了,急忙召他进来问道:“子敬你去江夏,打探到的虚实情况怎么样了?”鲁肃说:“已经了解了大概情况,还请容我慢慢禀告。”孙权把曹操的檄文拿给鲁肃看,说:“曹操昨天派使者送来这封信,我先把使者打发走了,现在正和大家商议还没有定论。”鲁肃接过檄文一看,上面大致写着:
我最近承蒙皇帝的命令,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之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就投降了;荆襄的百姓,也望风归顺。如今我统领着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想和将军在江夏一起打猎(实际是想一同作战),共同讨伐刘备,瓜分土地,永远结盟友好。希望你不要犹豫观望,赶紧给我回音。
鲁肃看完后问:“主公您的想法是什么呢?”孙权说:“还没有定论。”张昭说:“曹操拥有百万大军,还借着天子的名义去征讨四方,抗拒他是不顺从的。而且主公您能够用来抗拒曹操的,主要是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已经得到了荆州,长江的险要已经和我们共享了,我们的形势敌不过他。依我愚见,不如投降,这才是万全之策。”众多谋士都附和说:“子布说的话,正合天意。”孙权听了只是沉吟,没有说话。张昭又说:“主公不必多疑。如果投降曹操,那么东吴的百姓能安宁,江南六郡也可以保住。”孙权低下头,还是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孙权起身去换衣服,鲁肃跟在孙权后面。孙权知道鲁肃有话要说,就拉着鲁肃的手问:“你有什么想法呢?”鲁肃说:“刚才众人说的话,对将军您有很大的误导。众人都可以投降曹操,只有将军您不可以投降曹操。”孙权问:“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肃说:“像我鲁肃等人投降曹操,还可以回到家乡,凭借积累的资历,至少还能做个州郡的官员;但将军您投降曹操,您能得到什么呢?您的地位不过是封侯,出行的车不过一辆,骑的马不过一匹,跟随的人不过几个,怎么能像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