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兴兵问罪,怎么解释呢?”众官员还没来得及回答,幕官李珪回答说:“公子说得很对。现在可以赶紧发报丧的书信到江夏,请大公子做荆州之主,再让刘备一同处理事务,这样向北可以抵御曹操,向南可以抗拒孙权。这是万全之策。”蔡瑁呵斥道:“你是什么人,敢乱说违背主公的遗命!”李珪大骂道:“你们内外勾结,假称遗命,废长立幼,眼看着荆襄九郡就要落入蔡氏之手!故去的主公如果有灵,一定会惩罚你们!”蔡瑁大怒,喝令左右把他推出去斩首。李珪直到死,都大骂不止。于是蔡瑁就立刘琮为主。蔡氏宗族分别统领荆州的军队,命令治中邓义、别驾刘先镇守荆州,蔡夫人自己和刘琮前往襄阳驻扎,以防备刘琦和刘备。他们把刘表的灵柩安葬在襄阳城东汉阳的原野,竟然不把消息告诉刘琦和刘备。
刘琮到了襄阳,刚歇下脚,忽然报告说曹操率领大军直奔襄阳而来。刘琮大惊,于是请蒯越、蔡瑁等人商议。东曹掾傅巽进言说:“不仅曹操的军队来了让人担忧。现在大公子在江夏,刘备在新野,我们都还没去报丧,如果他们兴兵问罪,荆襄就危险了。我有一计,可以让荆襄的百姓安稳如泰山,又能保全主公的名爵。”刘琮问:“计策是什么?”傅巽说:“不如把荆襄九郡献给曹操,曹操一定会厚待主公。”刘琮叱责道:“这是什么话!我继承先父的基业,还没坐稳,怎么能就把它送给别人呢?”蒯越说:“傅公悌说得对。顺从和叛逆有大的原则,强弱有一定的形势。现在曹操南征北讨,是以朝廷的名义,主公抗拒他,在名义上就不合理。而且主公刚刚即位,外患还没平定,内忧又要发生。荆襄的百姓,听说曹兵来了,还没打仗就已经胆寒,怎么能和曹操的军队对抗呢?”刘琮说:“各位说的话都很有道理,不是我不听从。只是把先父的基业,一下子送给别人,恐怕会被天下人笑话。”
话还没说完,一个人昂首挺胸地走进来说:“傅公悌、蒯异度说得很对,为什么不听从呢?”众人一看,是山阳高平人,姓王,名粲,字仲宣。王粲容貌瘦弱,身材矮小,小时候去见中郎蔡邕,当时蔡邕家中高朋满座,听说王粲来了,连鞋子都穿反了去迎接他。宾客们都很惊讶,问:“蔡中郎为什么唯独敬重这个小孩子呢?”蔡邕说:“这孩子有非凡的才能,我比不上他。”王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