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正要动手杀曹操,突然转念一想:“我是为了国家才跟他到这里,杀他不符合道义。不如离开他,前往别处。”于是把剑插回剑鞘,上马离开,不等天亮,就独自向东郡去了。曹操醒来后,不见陈宫,心想:“这人听我说了那两句话,怀疑我不仁不义,所以弃我而去。我得赶紧走,不能久留。”于是连夜赶到陈留,找到父亲,把之前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想要散尽家财招募义兵。他父亲说:“资金太少恐怕成不了事。这里有个孝廉叫卫弘,他仗义疏财,家里非常富有,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事情就有希望了。”
曹操摆下丰盛的酒宴,恭敬地把卫弘请到家中,对他说:“如今汉室没有真正的主人,董卓独揽大权,欺压君主、残害百姓,天下人都对他恨之入骨。我想尽力扶持国家,可惜力量不足。您是忠义之士,恳请您能相助!”卫弘说:“我早就有这种想法了,只恨没遇到英雄。既然孟德你有如此大志,我愿意拿出家财来帮助你。”曹操十分高兴。于是他先发出假诏书,快马传报各路,然后开始招集义兵,竖起一面招兵白旗,上面写着“忠义”两个大字。没几天,前来应募的人就像雨点一样纷纷聚集。
一天,有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前来投奔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靠曹操。曹操把他们都留在帐前担任吏职。还有沛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是夏侯婴的后代,从小学习枪棒,十四岁时跟着老师习武,有人辱骂他的老师,夏侯惇就把那人杀了,逃亡在外,听说曹操起兵,就和他的族弟夏侯渊各自带领一千壮士前来会合。这两人本是曹操的同族兄弟,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本是夏侯氏的儿子,过继给曹家,所以他们是同族。没过几天,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自带领一千多士兵前来相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精通骑马射箭,武艺十分高强。曹操非常高兴,在村子里训练军队。卫弘拿出全部家财,置办衣甲和旗帜,从四面八方送来粮食的人不计其数。
当时袁绍收到曹操的假诏书,就召集麾下的文武官员,带领三万士兵,离开渤海前来与曹操会盟。曹操撰写檄文传达到各个郡县。檄文内容如下:
我等谨以大义昭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颠覆国家、弑杀君主;扰乱宫廷,残害百姓。凶狠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