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没留下产业,表嫂是如何维持生计的呢?表侄如果在外面读书,每年的学费大概需要多少?”良氏说:“小儿在外面求学,每年不过一二十两银子。至于家里的开销,幸好这几年米粮价格很低,我和女儿每天做些针线活卖钱,勉强能维持衣食。”
唐敖听后,从怀里取出两封银子,递给廉亮,对良氏夫人说:“这些银子留给表侄读书,也补贴些生活费用。表侄是极为优秀的人才,读书这件事,千万不能耽搁。如果努力用功,将来回到故乡,肯定能科举连连高中,振兴家业。表嫂有这么出色的儿子,日后福分不小。”
良氏拜谢,流着泪说:“恩人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恐怕难以报答。我的病,虽然靠女儿取参勉强维持生命,但已经病入膏肓,就像风中的蜡烛。将来不管我是生是死,恩人若回故乡,我儿女的终身大事,还望您多多留意,帮忙做主。”唐敖说:“既然表嫂托付,又都是至亲,我自然会放在心上,您尽管放心。”说完,便告辞回船。唐敖说起廉锦枫如此孝顺,心里很有把这姑娘聘为儿媳的想法。
船航行了几天,抵达了大人国。林之洋觉得这里和君子国地界相邻,风俗、言谈以及土特产都和君子国差不多。君子国这几年商贩众多,这里离得又近,估计货物也卖不上好价钱,所以就不去卖货了。因为唐敖想去游玩,林之洋便约多九公一起上岸。
唐敖说:“以前我听说大人国的人只能乘云行走,不能步行,常常想着,恨不得马上亲眼看看。如今真的到了这里,真是天从人愿。”多九公说:“到是到了,不过离这儿二十多里才有住家。我们得赶紧走,不然回来太晚,路上不方便。而且前面有一座险峻的山岭,岔路很多。他们国家就以这座岭作为城墙,岭外都是稻田,岭内才有居民。”
走了好一会儿,离山岭不远了,田野中已经能看到住家。这里的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普遍高出二三尺。他们行动时,脚下有云托着,随着人的移动而转动,离地大约半尺;一旦站定,云就不动了。三人上了山坡,曲曲折折地绕过两个山峰,前面全是岔路,走来走去,一直在山里打转,无法穿过山岭。后事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