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志拜见过章氏夫人后,来到外厢,与五位公子相聚。闲聊中,大家都只恨相见太晚。大公子文芸说:“当年你父亲伯伯为国捐躯,虽然大事没有成功,但忠心耿耿,自然能够名垂不朽。大丈夫做事,本来就应该这样。至于成败,只能听天由命,无可奈何。”五公子文说:“要是依我的想法,早就杀上西京了。如今把主上不是囚禁在均州,就是关押在房州,迁来迁去,像什么话!这都怪四哥看了天象,说要等什么‘度数’,还有什么‘课上孤虚’,才耽搁到现在,真是养虎为患。将来她的势力越来越大,就更难动手了!”二公子文、三公子文萁也一起说道:“武氏要是把主上好好安顿,我们还能再忍耐一段时间,等等消息;要是有丝毫风吹草动,管他什么天文课象,我们就和五弟还有承志哥哥杀上长安,让武氏片甲不留,她才知道文家的厉害!”四公子文菘说:“两位哥哥和五弟何必这么心急呢?现在紫微垣已经透出微弱的光芒,那心月狐的光芒一天比一天消散。看来武氏的气数十分有限,大概再过年,必定能一举成功。此时如果轻举妄动,就是逆天行事,不但自己会有损失,而且对主上也更有害。当年九王爷的行动,难道不是前车之鉴吗?”文说:“我记得前年四哥说武氏恶贯满盈指日可待,为什么现在又说还需要年,这是什么意思?”文菘说:“当年我说武氏恶贯满盈,是因为心月狐的光芒已经退去。谁知道最近它忽然又吐出一道奇异的光,紫微垣被这道光压住,不能完全显露,所以才说还需要年才能采取行动。这道奇光,我听说那些妄加猜测的人都说是回光返照,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因为感召了天和所致。”
余承志问道:“武氏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善政,能感召出这样的奇光?”文菘说:“我对这件事琢磨了很久,一直不明白这光从何而来,后来看到她颁布的一道恩诏,才推测这道光大概是因这恩诏感召而来。”承志问:“为什么这么说呢?”文菘说:“因为她七十大寿,所以发布了一道恩诏,里面除了以往惯例的蠲免赋税、减轻刑罚、扩大科举名额、增加俸禄等条款外,还有专门为妇女设立的十二条恩赦。比如表彰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掩埋暴露在外的尸骨,释放宫中的宫女,抚恤孤寡妇人,设立免费施药的药局,建造贞节牌坊以及养媪院、育女堂之类的举措,这些都是